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12-2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20页 |
1.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7-19页 |
1.2.3 研究述评 | 第19-20页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方法 | 第20-22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21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22-23页 |
1.4.1 可能的创新 | 第22页 |
1.4.2 不足之处 | 第22-23页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23-26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3-24页 |
2.1.1 农民和农户 | 第23页 |
2.1.2 农民合作社 | 第23页 |
2.1.3 蔬菜 | 第23页 |
2.1.4 蔬菜专业合作社 | 第23-24页 |
2.2 相关理论 | 第24-26页 |
2.2.1 经济组织理论 | 第24页 |
2.2.2 交易成本理论 | 第24-25页 |
2.2.3 产权理论 | 第25-26页 |
3 山东省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的现状分析 | 第26-36页 |
3.1 山东省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总体现状 | 第26-32页 |
3.1.1 山东省蔬菜专业合作社的概况 | 第26-29页 |
3.1.2 山东省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分布及结构 | 第29-31页 |
3.1.3 山东省蔬菜专业合作社的经营模式 | 第31-32页 |
3.2 山东省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特点 | 第32-34页 |
3.2.1 农民精英成为创办合作社的主要力量 | 第32-33页 |
3.2.2 土地流转速度加快 | 第33页 |
3.2.3 日益注重品牌营销和延伸产业链条 | 第33-34页 |
3.3 山东省蔬菜专业合作社的价值剖析 | 第34-36页 |
4 山东省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36-44页 |
4.1 山东省蔬菜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化程度低 | 第36-37页 |
4.2 盲目扩大种植规模 | 第37-42页 |
4.3 山东省蔬菜专业合作社的整体服务水平不高 | 第42-44页 |
4.3.1 农资采购及销售服务水平低 | 第42-43页 |
4.3.2 农产品加工程度低 | 第43页 |
4.3.3 技术支持水平低 | 第43-44页 |
5 山东省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4-47页 |
5.1 合作社内部体制不健全,农户合作意识薄弱 | 第44-45页 |
5.2 缺乏管理型的人才 | 第45页 |
5.3 外部环境不完善 | 第45-47页 |
6 促进山东省蔬菜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47-50页 |
6.1 完善蔬菜专业合作社的管理机制 | 第47-48页 |
6.1.1 严格内部管理制度,规范有序运行 | 第47页 |
6.1.2 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市场竞争力 | 第47-48页 |
6.1.3 搭建大数据互联网平台,建立风险规避机制 | 第48页 |
6.2 提高合作社成员素质,培养专业型人才 | 第48-49页 |
6.3 优化外部环境 | 第49-50页 |
6.3.1 改善基础性设施,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 第49页 |
6.3.2 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引导更多蔬菜合作社加入到规范建设中来 | 第49页 |
6.3.3 完善法律制度助推合作社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