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绪论 | 第9-19页 |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9-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11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1.2.3 国内外文献研究现状评论 | 第15-16页 |
1.3 研究主要内容及框架 | 第16-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3.3 研究框架 | 第17-18页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18-19页 |
2、相关概念与理论 | 第19-23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9-20页 |
2.1.1 能源型产业概念 | 第19页 |
2.1.2 能源型产业转型内涵 | 第19页 |
2.1.3 低碳发展 | 第19-20页 |
2.2 能源型产业转型相关理论 | 第20-22页 |
2.2.1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 第20-21页 |
2.2.2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 第21页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1-22页 |
2.3 低碳发展与能源型产业转型关系机理 | 第22-23页 |
3、新疆经济发展及能源型产业发展现状 | 第23-32页 |
3.1 新疆三次产业发展情况 | 第23-25页 |
3.2 能源型产业发展状况 | 第25-30页 |
3.2.1 能源优势 | 第25-26页 |
3.2.2 能源开发利用现状 | 第26-30页 |
3.3 从低碳发展视角阐明能源型产业转型的必要性 | 第30-32页 |
3.3.1 环保要求 | 第30-31页 |
3.3.2 可持续发展要求 | 第31-32页 |
4、新疆能源型产业转型面临的问题和影响因素 | 第32-37页 |
4.1 新疆能源型产业转型面临的问题 | 第32-33页 |
4.1.1 低附加值、高能耗 | 第32页 |
4.1.2 创新理念和人力资本薄弱 | 第32-33页 |
4.1.3 政府监管力度不够,环保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 第33页 |
4.2 新疆能源型产业转型的影响因素 | 第33-37页 |
4.2.1 体制因素 | 第33-34页 |
4.2.2 创新思维和意识因素 | 第34页 |
4.2.3 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因素 | 第34-35页 |
4.2.4 人力资本因素 | 第35-36页 |
4.2.5 环境影响因素 | 第36页 |
4.2.6 产业转型潜力因素 | 第36-37页 |
5、新疆能源型产业转型能力评价体系 | 第37-54页 |
5.1 熵值法 | 第37-39页 |
5.2 评价指标体系原则 | 第39页 |
5.3 指标体系的选择 | 第39-44页 |
5.3.1 能源型产业转型潜力指标 | 第39-40页 |
5.3.2 环境污染指标 | 第40页 |
5.3.3 经济发展能力指标 | 第40-41页 |
5.3.4 科技创新能力指标 | 第41页 |
5.3.5 人力资本指标 | 第41页 |
5.3.6 金融支持指标 | 第41-42页 |
5.3.7 运输基础设施指标 | 第42-44页 |
5.4 产业转型能力评价指标排序 | 第44-51页 |
5.4.1 样本数据的说明与来源 | 第45页 |
5.4.2 各指标影响力变动分析 | 第45-51页 |
5.5 综合能力评价 | 第51-52页 |
5.6 小结 | 第52-54页 |
6、基于低碳视角下新疆能源型产业分阶段转型 | 第54-58页 |
6.1 其他能源型产业转型成功案例借鉴 | 第54-56页 |
6.1.1 国内能源型产业转型成功经验 | 第54页 |
6.1.2 国外能源型产业转型成功经验 | 第54-55页 |
6.1.3 国内外经验总结 | 第55-56页 |
6.2 新疆能源型产业分阶段的转型 | 第56-58页 |
6.2.1 能源型产业转型前期:初级产品到延长产业链为主 | 第56页 |
6.2.2 能源型产业转型中期:低碳技术创新 | 第56-57页 |
6.2.3 能源型产业转型后期:“双积分”和碳汇制度相结合 | 第57-58页 |
7、基于低碳视角下促进新疆能源型产业转型对策建议 | 第58-62页 |
7.1 建立人才保障体系和低碳创新体系 | 第58-59页 |
7.2 把握好一带一路机遇,加强运输基础设施建设 | 第59页 |
7.3 推进金融创新,拓宽融资渠道 | 第59页 |
7.4 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 第59-60页 |
7.5 提高政府职能,完善服务和体制保障 | 第60页 |
7.6 构筑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市民环保意识 | 第60-62页 |
注释 | 第62-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