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引言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9-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3 文献综述述评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图 | 第14-16页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16-17页 |
2 相关概述和理论基础 | 第17-26页 |
2.1 盈余管理的相关概念 | 第17-18页 |
2.1.1 盈余管理的概念 | 第17页 |
2.1.2 盈余管理的分类 | 第17页 |
2.1.3 盈余管理和盈余造假的区别 | 第17-18页 |
2.2 盈余管理的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2.2.1 契约理论 | 第18-19页 |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9页 |
2.2.3 有效市场假设理论 | 第19-20页 |
2.3 农业类上市公司的界定 | 第20-21页 |
2.4 农业类上市公司与非农业类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异同 | 第21-26页 |
2.4.1 农业类与非农业类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异同 | 第21-22页 |
2.4.2 农业类与非农业类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异同 | 第22-26页 |
3 獐子岛案例背景描述 | 第26-29页 |
3.1 獐子岛公司概况 | 第26页 |
3.2 獐子岛行业背景介绍 | 第26-27页 |
3.3 近年主要财务数据 | 第27-29页 |
4 獐子岛盈余管理案例分析 | 第29-47页 |
4.1 獐子岛盈余管理的动机 | 第29-30页 |
4.1.1 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动机 | 第29页 |
4.1.2 融资动机 | 第29-30页 |
4.2 獐子岛盈余管理的识别 | 第30-39页 |
4.2.1 资产负债表项目分析 | 第30-34页 |
4.2.2 利润表项目分析 | 第34-39页 |
4.2.3 现金流量表项目分析 | 第39页 |
4.3 獐子岛盈余管理的手段 | 第39-45页 |
4.3.1 獐子岛盈余管理的一般手段 | 第39-42页 |
4.3.2 獐子岛盈余管理的特殊手段 | 第42-45页 |
4.4 獐子岛盈余管理的后果分析 | 第45-47页 |
4.4.1 对投资者的影响 | 第45-46页 |
4.4.2 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 第46页 |
4.4.3 对上市公司自身的影响 | 第46-47页 |
5 獐子岛盈余管理案例启示与建议 | 第47-51页 |
5.1 獐子岛一般盈余管理行为启示与建议 | 第47-48页 |
5.1.1 完善公司治理机制 | 第47页 |
5.1.2 加强注册会计师审计监督 | 第47-48页 |
5.1.3 建立健全盈余管理监督体系与机制 | 第48页 |
5.2 獐子岛特殊盈余管理行为启示与建议 | 第48-51页 |
5.2.1 加强生物资产相关会计政策的执行力 | 第48-49页 |
5.2.2 建设推广农业相关保险机制 | 第49页 |
5.2.3 完善生物资产相关的会计准则 | 第49-50页 |
5.2.4 规范地方政府对农业类公司的补助 | 第50-51页 |
6 研究总结与未来展望 | 第51-53页 |
6.1 总结 | 第51页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作者简介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