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1.2 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17-18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4.2 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2章 相关基本理论概述 | 第18-22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19页 |
2.1.1 现金流量的概念 | 第18页 |
2.1.2 财务风险预警含义 | 第18-19页 |
2.1.3 基于现金流量财务风险预警的概念 | 第19页 |
2.2 财务风险预警理论基础 | 第19-20页 |
2.2.1 经济预警理论 | 第19-20页 |
2.2.2 危机管理理论 | 第20页 |
2.2.3 企业逆境管理理论 | 第20页 |
2.2.4 现代财务管理理论 | 第20页 |
2.2.5 内部控制理论 | 第20页 |
2.3 基于现金流量的财务风险预警与传统财务风险预警的比较优势 | 第20-22页 |
第3章 基于现金流量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构建 | 第22-26页 |
3.1 构建原则 | 第22-23页 |
3.2 构建方法 | 第23页 |
3.3 构建流程 | 第23-26页 |
3.3.1 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 第23页 |
3.3.2 确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权重 | 第23-25页 |
3.3.3 确定隶属度 | 第25页 |
3.3.4 模糊综合评价计算 | 第25-26页 |
第4章 A公司财务风险预警评价 | 第26-46页 |
4.1 材料行业财务现状分析 | 第26页 |
4.2 A公司概况 | 第26-27页 |
4.3 A公司财务状况分析 | 第27-29页 |
4.4 指标的选取 | 第29-36页 |
4.4.1 偿债风险预警指标的选取 | 第29-30页 |
4.4.2 现金流量风险预警指标的选择 | 第30-31页 |
4.4.3 资产管理风险预警指标的选择 | 第31-32页 |
4.4.4 成长风险预警指标的选择 | 第32页 |
4.4.5 材料行业特色风险预警指标的选择 | 第32-33页 |
4.4.6 收入成本风险预警指标的选择 | 第33-34页 |
4.4.7 资产权益报酬风险预警指标的选择 | 第34-36页 |
4.5 财务风险预警指标权重集的确定 | 第36-40页 |
4.5.1 建立准则层判断矩阵 | 第36-37页 |
4.5.2 计算指标层权重 | 第37-40页 |
4.6 确定评语集与隶属度 | 第40-42页 |
4.7 模糊综合运算分析 | 第42-45页 |
4.7.1 偿债风险预警 | 第42-43页 |
4.7.2 现金流量风险预警 | 第43页 |
4.7.3 资产管理风险预警 | 第43页 |
4.7.4 成长风险预警 | 第43-44页 |
4.7.5 材料行业特色风险预警 | 第44页 |
4.7.6 收入成本风险预警 | 第44页 |
4.7.7 资产权益报酬风险预警 | 第44-45页 |
4.7.8 模糊综合评价 | 第45页 |
4.8 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评价结果分析 | 第45-46页 |
第5章 财务风险预警的防范措施 | 第46-49页 |
5.1 偿债能力 | 第46页 |
5.2 现金方面 | 第46页 |
5.3 资产管理能力 | 第46-47页 |
5.4 成长能力 | 第47页 |
5.5 应对材料行业特有风险的能力 | 第47页 |
5.6 收入成本方面 | 第47-48页 |
5.7 资产权益报酬方面 | 第48-49页 |
第6章 结论与不足 | 第49-50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9页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附录 | 第54-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