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左传》引《诗》诗义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9-19页
    一、本选题的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二、本选题的研究现状第10-12页
    三、本选题创新之处和研究方法第12-13页
    四、使用欧阳修《诗本义》为底本的原因第13-19页
第一章 《左传》引《诗》之断章取义方式第19-51页
    第一节 《左传》所引《国风》、《小雅》诗义整体之多变性第19-33页
        一、委婉以陈情第24-26页
        二、曲意以劝谏第26-30页
        三、个人之感慨第30-33页
    第二节 诗义多变原因探析第33-42页
        一、个人引《诗》需求的增加第33-36页
        二、《风》、《小雅》本身性质所致第36-39页
        三、引者之志与《诗》之志不一致第39-42页
    第三节 《左传》所引断章取义方式的特点第42-51页
        一、多样性第42-45页
        二、灵活性第45-46页
        三、功用性第46-51页
第二章 《左传》所引《诗》之诗本义方式第51-79页
    第一节 《左传》所引《大雅》、《颂》诗义整体之稳定性第51-64页
        一、伦理道德第54-57页
        二、个人修养第57-60页
        三、治国之道第60-64页
    第二节 引用义趋于诗本义原因探析第64-71页
        一、引者之志与《诗》之志一致第64-67页
        二、《大雅》、《颂》重“德”之性质第67-69页
        三、《大雅》、《颂》自身之权威性第69-71页
    第三节 《左传》所引诗本义方式的特点第71-79页
        一、指向性第71-74页
        二、单一性第74-76页
        三、直接性第76-79页
第三章 《左传》重复引《诗》研究第79-99页
    第一节 引用同句诗义趋同第79-86页
        一、礼乐文化的浸染第79-82页
        二、国别差异的影响第82-86页
    第二节 重复引用之篇目第86-99页
        一、《风》之注重德教礼制第86-90页
        二、《雅》之注重美德修身第90-94页
        三、《颂》之注重治国理政第94-99页
结语第99-101页
附录第101-161页
参考文献第161-167页
致谢第167-169页
作者简历第169-171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71页

论文共1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郝誉翔作品中的空间书写
下一篇:从《金牧场》到《心灵史》--论八九十年代之交的张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