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论文--工程地质学论文--动力地质及工程地质作用论文--泥石流论文

基于GF-2卫星数据的泥石流自动提取及评价模拟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1-19页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3 存在问题第14-15页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5-18页
        1.3.1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3.2 技术路线第16-18页
    1.4 论文创新点第18-19页
2 研究区概况第19-24页
    2.1 自然地理概况第19-21页
        2.1.1 交通地理位置第19-20页
        2.1.2 地形地貌第20页
        2.1.3 气象水文第20-21页
    2.2 区域地质背景第21-23页
        2.2.1 地层岩性第21-22页
        2.2.2 岩浆岩第22页
        2.2.3 地质构造第22页
        2.2.4 工程地质岩组第22-23页
    2.3 工作区泥石流灾害发育情况第23-24页
3 泥石流自动提取研究第24-48页
    3.1 数据源概况第24-25页
    3.2 影像预处理第25-29页
        3.2.1 辐射定标第26-27页
        3.2.2 GF-2波普响应函数制作第27页
        3.2.3 FLAASH大气校正第27-28页
        3.2.4 几何精校正第28-29页
        3.2.5 影像融合第29页
    3.3 基于SVM模型泥石流物源区自动提取第29-39页
        3.3.1 样本选取第29-31页
        3.3.2 归一化处理第31-32页
        3.3.3 降维处理(PCA)第32页
        3.3.4 支持向量机(SVM)模型训练第32-39页
    3.4 沟系范围及汇水流域提取第39-41页
    3.5 DEM坡度筛选第41-42页
    3.6 野外验证第42-44页
    3.7 提取结果第44-46页
    3.8 本章小结第46-48页
4 基于超效率DEA-AHP模型的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第48-69页
    4.1 超效率DEA..AHP模型理论分析第48-52页
        4.1.1 超效率DEA..AHP模型可行性分析第48-49页
        4.1.2 DEA模型第49-50页
        4.1.3 AHP模型第50-51页
        4.1.4 超效率DEA..AHP模型的构建第51-52页
    4.2 评价因子的选择及定级第52-54页
    4.3 评价对象的基本特征第54-61页
        4.3.1 地质背景第56-57页
        4.3.2 物源分布特征第57-58页
        4.3.3 水动力条件第58-59页
        4.3.4 降雨条件第59-60页
        4.3.5 历史冲於条件第60页
        4.3.6 一次泥石流最大冲出量估算第60-61页
        4.3.7 受威胁对象解译第61页
    4.4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第61-66页
    4.5 危险程度定级第66-68页
    4.6 本章小结第68-69页
5 泥石流灾害数值模拟及灾损评估第69-76页
    5.1 FLO-2D模型第69页
    5.2 模拟过程第69-71页
    5.3 流变参数选取第71-73页
    5.4 模拟结果及灾损评价第73-75页
    5.5 泥石流灾害防治建议第75-76页
6 结论与展望第76-78页
    6.1 结论第76-77页
    6.2 展望第77-78页
致谢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4页
附录(作者简介)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张家口地区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
下一篇:重庆市黔江新华中学后山滑坡稳定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