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6-8页 |
摘要 | 第8-11页 |
ABSTRACT | 第11-14页 |
主要英文缩写词表 | 第18-2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20-44页 |
第一节 乳鸽生长发育研究进展 | 第20-24页 |
1 鸽的概述 | 第20页 |
2 乳鸽生长发育研究概况 | 第20-24页 |
第二节 碱性氨基酸营养生理作用概述 | 第24-29页 |
1 碱性氨基酸的理化性质 | 第24-26页 |
2 碱性氨基酸的营养生理作用 | 第26-27页 |
3 碱性氨基酸的互作关系 | 第27-29页 |
第三节 氨基酸转运载体的研究进展 | 第29-35页 |
1 中性氨基酸转运载体家族 | 第31-32页 |
2 碱性氨基酸转运家族 | 第32-33页 |
3 酸性氨基酸转运载体家族 | 第33页 |
4 其它氨基酸运载体家族 | 第33-35页 |
第四节 胚蛋给养技术研究进展 | 第35-40页 |
1 胚蛋给养技术的注射物质种类 | 第35-36页 |
2 胚蛋给养技术对家禽生长的调控作用 | 第36-40页 |
第五节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40-44页 |
1 立题依据 | 第40-41页 |
2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41页 |
3 本研究主要内容 | 第41-43页 |
4 技术路线 | 第43-44页 |
第二章 自然鸽乳营养成分变化规律的研究 | 第44-54页 |
1 引言 | 第44-4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45-4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8-52页 |
4 讨论 | 第52-53页 |
5 小结 | 第53-54页 |
第三章 乳鸽小肠氨基酸转运载体时空表达规律 | 第54-71页 |
1 引言 | 第54-5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55-6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61-68页 |
4 讨论 | 第68-70页 |
5 小结 | 第70-71页 |
第四章 胚蛋给养单一碱性氨基酸对乳鸽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71-119页 |
第一节 胚蛋给养精氨酸对乳鸽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71-93页 |
1 引言 | 第72-7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73-7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78-88页 |
4 讨论 | 第88-92页 |
5 小结 | 第92-93页 |
第二节 胚蛋给养赖氨酸对乳鸽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93-106页 |
1 引言 | 第93-94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94-9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96-104页 |
4 讨论 | 第104-105页 |
5 小结 | 第105-106页 |
第三节 胚蛋给养组氨酸对乳鸽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106-119页 |
1 引言 | 第106-107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07-10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09-117页 |
4 讨论 | 第117-118页 |
5 小结 | 第118-119页 |
第五章 胚蛋给养复合碱性氨基酸对出壳乳鸽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119-148页 |
第一节 胚蛋给养双复合碱性氨基酸对出壳乳鸽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119-133页 |
1 引言 | 第119-12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20-12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23-131页 |
4 讨论 | 第131-132页 |
5 小结 | 第132-133页 |
第二节 胚蛋给养多复合碱性氨基酸对出壳乳鸽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133-148页 |
1 引言 | 第133-134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34-13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37-145页 |
4 讨论 | 第145-147页 |
5 小结 | 第147-148页 |
第六章 总结、创新点及研究展望 | 第148-150页 |
1 总结 | 第148页 |
2 创新点 | 第148-149页 |
3 研究展望 | 第149-150页 |
参考文献 | 第150-167页 |
附录 | 第167-173页 |
附录1 小肠氨基酸转运载体目的基因的溶解曲线 | 第167-169页 |
附录2 胚蛋给养单一碱性氨基酸对乳鸽早期空肠形态的影响 | 第169-171页 |
附录3 胚蛋给养复合碱性氨基酸对出壳乳鸽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形态的影响 | 第171-173页 |
作者简介 | 第173-1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