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调控载流子传输实现聚芴的高效蓝/白光发射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40页
    1.1 引言第13页
    1.2 有机电致发光的简介第13-25页
        1.2.1 电致发光的基本原理第14-21页
        1.2.2 聚合物发光二极管的主要性能参数第21-25页
    1.3 溶液加工的聚合物发光二极管(PLEDS)第25-38页
        1.3.1 新型可溶液加工发光材料第25-31页
        1.3.2 白光聚合物发光二极管的研究进展第31-38页
    1.4 本论文的设计思路第38-40页
        1.4.1 论文选题第38页
        1.4.2 研究内容第38-40页
第二章 聚合物发光二极管的制备与性能测试第40-45页
    2.1 聚合物发光二极管的制备第40-42页
        2.1.1 器件的制备第40-41页
        2.1.2 器件制备所需仪器第41-42页
    2.2 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测试第42-45页
        2.2.1 器件的电流密度-电压-电流效率相关特性曲线测试第42-43页
        2.2.2 器件的电子发光光谱以及CIE坐标的测定第43页
        2.2.3 样品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测试第43页
        2.2.4 样品的光致发光光谱测试第43-44页
        2.2.5 样品的荧光量子产率测试第44页
        2.2.6 样品的激子寿命测试第44页
        2.2.7 样品的表面形貌测试第44页
        2.2.8 样品的表面功函数测试第44-45页
第三章 溶剂蒸汽退火处理提高蓝光聚芴的器件性能第45-56页
    3.1 引言第45-46页
    3.2 实验所用的材料以及器件制备、测试第46-47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7-54页
        3.3.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第47-49页
        3.3.2 溶剂对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的影响第49-52页
        3.3.3 溶剂蒸汽处理对器件载流子传输性能的影响第52-53页
        3.3.4 溶剂蒸汽处理对聚合物薄膜形貌的影响第53-54页
        3.3.5 溶剂蒸汽处理对器件的电致发光光谱稳定性的影响第54页
    3.4 本章小结第54-56页
第四章 利用空穴传输材料提高蓝光聚合物发光二极管的光电性能第56-67页
    4.1 引言第56-57页
    4.2 实验所用的材料以及器件的制备、测试第57-58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8-66页
        4.3.1 材料能级第58页
        4.3.2 PVK:BCFN共混薄膜的光学性能第58-60页
        4.3.3 PVK:BCFN共混薄膜的对PFSO器件光电性能的影响第60-62页
        4.3.4 PVK:BCFN的空穴传输性能第62-64页
        4.3.5 PVK:BCFN共混薄膜的功函数性能第64页
        4.3.6 PVK:BCFN共混薄膜的表面形貌第64-65页
        4.3.7 PLEDs器件的电致发光光谱稳定性第65-66页
    4.4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五章 调控聚芴空穴传输提高蓝光器件性能第67-78页
    5.1 引言第67-68页
    5.2 PELDS器件制备和相关测试第68-69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69-77页
        5.3.1 材料的能级及器件的结构讨论第69页
        5.3.2 共混薄膜的光物理性能第69-71页
        5.3.3 BCFN对蓝光PLEDs器件光电性能的影响第71-74页
        5.3.4 PFO:BCFN共混薄膜的载流子传输性能第74-75页
        5.3.5 蓝光器件的EL光谱稳定性第75-76页
        5.3.6 PFO:BCFN共混薄膜的表面形貌第76-77页
    5.4 本章小结第77-78页
第六章 基于激基复合物的单分子白光聚芴第78-93页
    6.1 引言第78-79页
    6.2 实验部分第79-84页
        6.2.1 中间体和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第79-84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84-92页
        6.3.1 理论计算第84-85页
        6.3.2 共混薄膜的光物理性能第85-86页
        6.3.3 共混型激基复合物的光电性能第86-89页
        6.3.4 单一组分激基复合物白光聚合物的光物理性能第89-90页
        6.3.5 单一组分激基复合物白光聚合物的器件性能第90-92页
    6.4 本章小结第92-93页
第七章 基于激基复合物聚芴的高效白光器件第93-103页
    7.1 引言第93-94页
    7.2 实验部分第94页
    7.3 结果与讨论第94-101页
        7.3.1 PFTS的光物理性能第94-96页
        7.3.2 PFTS:PVK共混薄膜的器件性能第96-99页
        7.3.3 弱微腔效应对器件的发光性能影响第99-100页
        7.3.4 高质量发光的PFTS光电性能研究。第100-101页
    7.4 本章小结第101-103页
结论第103-105页
参考文献第105-12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26-128页
致谢第128-129页
附件第129页

论文共12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稳性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及其检测维生素性能研究
下一篇:疏水改性乙氧化聚氨酯在水溶液中的聚集与流变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