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9页 |
1.1 研究缘起及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17页 |
1.3.1 关于知识付费的相关研究 | 第10-12页 |
1.3.2 关于内容价值的相关研究 | 第12-13页 |
1.3.3 关于社群经济的相关研究 | 第13-15页 |
1.3.4 关于罗辑思维与其产品“得到”APP的相关研究 | 第15-17页 |
1.4 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知识付费平台的发展现状 | 第19-21页 |
2.1 知识付费概念解析 | 第19页 |
2.2 知识付费平台的发展概况 | 第19-21页 |
第三章 知识付费平台“得到”的社群运营方式 | 第21-27页 |
3.1 “得到”APP社群经济的形成与发展 | 第21-23页 |
3.2 准确的受众定位集结高质量的用户社群 | 第23-25页 |
3.3 情感认同增强“得到”APP社群凝聚力 | 第25-27页 |
3.3.1 塑造魅力人格,形成社群品牌 | 第25-26页 |
3.3.2 知识付费,迎合成员心理 | 第26-27页 |
第四章 “得到”APP的内容价值呈现 | 第27-34页 |
4.1 内容价值发展的三个模式 | 第27-29页 |
4.2 “得到”APP的产品定位与内容付费模式 | 第29-32页 |
4.2.1 “得到”APP的产品定位 | 第29页 |
4.2.2 “得到”APP的内容付费模式 | 第29-32页 |
4.3 内容价值发展新思路:.KOL垂类知识与大数据推荐 | 第32-34页 |
4.3.1 腰部KOL机会来临 | 第32-33页 |
4.3.2 大数据推荐成为热门 | 第33-34页 |
第五章 知识付费平台的冷思考 | 第34-40页 |
5.1 大咖专栏的同质化倾向 | 第34-35页 |
5.2 知识付费平台精英壁垒 | 第35-36页 |
5.3 知识付费平台的自我保护 | 第36-40页 |
5.3.1 现有法律难以处理平台与用户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 第37-38页 |
5.3.2 是否需要对知识付费形成保护机制 | 第38-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附录 | 第45-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