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视阈下唐传奇中的女侠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9-13页 |
一、选题原因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一) 选题原因 | 第9页 |
(二)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三、研究方法与写作思路 | 第12-13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二) 写作思路 | 第12-13页 |
第一章 女侠的起源与唐代的侠风 | 第13-23页 |
一、唐之前的侠与女侠 | 第13-18页 |
(一) “侠”的产生与思想的演变 | 第13-16页 |
1. “侠”的产生与发展 | 第13-15页 |
2. “侠”的定义与基本特征 | 第15-16页 |
(二) 唐之前的女侠 | 第16-18页 |
二、唐代侠风与文学 | 第18-21页 |
(一) 任侠潮 | 第18-19页 |
(二) 咏侠诗与豪侠传奇 | 第19-21页 |
1. 咏侠诗 | 第19-20页 |
2. 豪侠传奇 | 第20-21页 |
三、史料中的女侠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唐传奇女侠小说的篇目与写作特点 | 第23-29页 |
一、篇目辑录 | 第23-26页 |
二、女侠身份与写作特点 | 第26-29页 |
第三章 唐传奇中女侠的行侠经历与唐代妇女观 | 第29-65页 |
一、父死夫亡,忍辱负重的复仇女侠 | 第29-38页 |
(一) 女扮男装的商女 | 第30-34页 |
(二) 杀仇去子的贤妻 | 第34-38页 |
二、宗教影响,功力超人的剑仙女侠 | 第38-46页 |
(一) 从于道教的女仙 | 第40-44页 |
(二) 隐世艺高的神尼 | 第44-46页 |
三、仗义轻财,救人赎己的窃盗女侠 | 第46-53页 |
(一) 自我救赎的家妓 | 第48-51页 |
(二) 轮回之厄的郎中 | 第51-53页 |
四、大智大勇,参与政治的情义女侠 | 第53-58页 |
五、女侠的归宿及成因 | 第58-65页 |
第四章 唐传奇女侠书写的社会性别学分析 | 第65-81页 |
一、男性话语·女侠成因 | 第65-70页 |
(一) 男性目的性的书写 | 第66-67页 |
(二) 男性审美情趣的表达 | 第67-68页 |
(三) 母系情结与女神崇拜 | 第68-70页 |
二、性别特征·女侠气质 | 第70-73页 |
(一) 雌雄同体的完美人格 | 第70-72页 |
(二) 男性霸权特质 | 第72-73页 |
三、社会参与·女性权力 | 第73-77页 |
(一) 女性参政议政 | 第74-75页 |
(二) 女性经济独立 | 第75-77页 |
四、女侠现象的现代性别文化反思 | 第77-81页 |
(一) 女性话语权的建立 | 第77-78页 |
(二) 二元结合的两性观念 | 第78-79页 |
(三) 漫长革命中的价值独立 | 第79-81页 |
结语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9页 |
致谢 | 第89-9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