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经济作物病虫害论文--药用作物病虫害论文--草本作物病虫害论文

贵州白术根腐病病原鉴定及防治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缩写词第10-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1 白术主要病虫害第11-12页
    2 白术根腐病的研究现状第12-13页
        2.1 白术根腐病危害症状第12页
        2.2 白术根腐病病原菌第12页
        2.3 病原菌的研究进展第12-13页
    3 根腐病的防治研究第13-18页
        3.1 根腐病生物防治第14-16页
            3.1.1 真菌第14-15页
            3.1.2 放线菌第15页
            3.1.3 植物源杀菌剂第15页
            3.1.4 细菌第15-16页
        3.2 根腐病化学防治第16-17页
        3.3 根腐病农业防治第17-18页
    4 研究的目标及意义第18-19页
第二章 白术根腐病病原菌分离与鉴定第19-30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9-22页
        1.1 病株的采集第19页
        1.2 病原菌的分离及保存第19页
        1.3 病原菌的致病性检测第19-21页
        1.4 病原菌的鉴定第21-22页
            1.4.1 病原菌的形态学鉴定第21页
            1.4.2 病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第21-22页
                1.4.2.1 病原菌DNA的提取第21-22页
                1.4.2.2 引物第22页
                1.4.2.3 PCR扩增与测序第22页
                1.4.2.4 数据分析第22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2-27页
        2.1 病原菌的种类及分离频率第22-23页
        2.2 病原菌的致病性测定第23-25页
        2.3 白术根腐病病原菌的鉴定第25-27页
            2.3.1 形态学鉴定第25-27页
            2.3.2 分子生物学鉴定第27页
    3 结论与讨论第27-30页
第三章 白术根腐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第30-3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0-32页
        1.1 供试菌株第30页
        1.2 不同培养基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及产孢的影响第30-31页
        1.3 温度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产孢的影响第31页
        1.4 光照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及产孢的影响第31页
        1.5 pH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及产孢的影响第31页
        1.6 碳源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及产孢的影响第31页
        1.7 氮源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及产孢的影响第31-32页
        1.8 病原菌分生孢子致死温度第32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2-38页
        2.1 不同培养基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及产孢的影响第32-33页
        2.2 温度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产孢的影响第33-34页
        2.3 光照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及产孢的影响第34-35页
        2.4 pH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及产孢的影响第35页
        2.5 碳源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及产孢的影响第35-36页
        2.6 氮源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及产孢的影响第36-37页
        2.7 病原菌分生孢子致死温度第37-38页
    3 结论与讨论第38-39页
第四章 白术根腐病的防治研究第39-54页
    第一节 白术根腐病药剂防治第39-47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9-41页
            1.1 材料第39页
                1.1.1 供试菌株第39页
                1.1.2 供试药剂第39页
            1.2 试验方法第39-41页
                1.2.1 药剂配制第39-40页
                1.2.2 含药培养基的配制第40页
                1.2.3 毒力测定方法第40-41页
                1.2.4 田间药剂防治试验第41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1-45页
            2.1 6 种杀菌剂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第41-43页
            2.2 6 种杀菌剂对病原菌的毒力测定第43-44页
            2.3 田间药剂防治第44-45页
        3 结论与讨论第45-47页
    第二节 白术根腐病的农业防治第47-5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7-49页
            1.1 材料第47页
                1.1.1 供试套种作物第47页
                1.1.2 供试肥料第47页
            1.2 试验方法第47-49页
                1.2.1 间套作防治根腐病第47-48页
                    1.2.1.1 作物间套作组合与小区设置第47-48页
                    1.2.1.2 间套种方式及田间管理第48页
                    1.2.1.3 调查与记载第48页
                1.2.2 不同施肥防治白术根腐病第48-49页
                    1.2.2.1 试验设计第48-49页
                    1.2.2.2 调查统计第4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9-52页
            2.1 玉米与白术间套作根腐病发病情况第49-50页
            2.2 大豆与白术间套作根腐病发病情况第50页
            2.3 大蒜与白术间套作根腐病发病情况第50-51页
            2.4 施肥对出苗生长的影响第51页
            2.5 施肥对根腐病的防效第51-52页
        3 结论与讨论第52-54页
            3.1 不同间套作第52-53页
            3.2 不同施肥第53-54页
第五章 主要结论第54-55页
致谢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1页
附录第61-62页
附图第62-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气候变化对三种常用药用植物分布的潜在影响
下一篇:我国出口谷物产品的碳足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