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5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1 文献研究法 | 第16页 |
1.3.2 实证研究法 | 第16页 |
1.3.3 归纳法和演绎法 | 第16页 |
1.4 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第16-19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1.4.2 创新与不足 | 第17-19页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 | 第19-25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9-22页 |
2.1.1 乡村 | 第19-20页 |
2.1.2 乡村旅游 | 第20-21页 |
2.1.3 政府治理 | 第21-22页 |
2.2 理论依据 | 第22-25页 |
2.2.1 治理理论 | 第22-23页 |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23页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3-25页 |
第3章 长安区乡村旅游发展中政府治理现状 | 第25-35页 |
3.1 长安区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 第25-29页 |
3.1.1 长安区概况 | 第25-26页 |
3.1.2 长安区乡村旅游发展条件SWOT分析 | 第26-29页 |
3.2 长安区乡村旅游发展中政府治理现状 | 第29-35页 |
3.2.1 乡村旅游公共产品与服务供给方面 | 第29-30页 |
3.2.2 乡村旅游市场经济体制方面 | 第30-31页 |
3.2.3 关于政府政策、法规方面 | 第31-32页 |
3.2.4 行业管理机制建设方面 | 第32-35页 |
第4章 长安区乡村旅游发展中政府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5-51页 |
4.1 长安区乡村旅游发展中政府治理现状调查 | 第35-43页 |
4.1.1 问卷调查 | 第35-43页 |
4.1.2 调查总结 | 第43页 |
4.2 长安区乡村旅游发展中政府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43-51页 |
4.2.1 乡村旅游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供给有待提高 | 第43-45页 |
4.2.2 乡村旅游市场经济体制框架有待健全 | 第45-47页 |
4.2.3 乡村旅游发展中政府与行业协会、社区关系失调 | 第47-51页 |
第5章 长安区乡村旅游发展中政府治理创新思考 | 第51-57页 |
5.1 加强和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奠定坚实发展基础 | 第51-52页 |
5.2 建设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消除外部不经济性 | 第52页 |
5.3 努力提高乡村旅游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水平 | 第52-53页 |
5.4 理顺关系,形成规范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 第53-54页 |
5.5 统筹协调,促进乡村旅游规模化发展 | 第54-55页 |
5.6 培育乡村旅游行业协会 | 第55-56页 |
5.7 构建社区参与机制 | 第56-57页 |
结语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附录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