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9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2.1 信息传播影响建模的研究 | 第15-16页 |
1.2.2 单信息传播的研究 | 第16页 |
1.2.3 多信息竞争传播的研究 | 第16-17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4 本文的组织和结构 | 第17-19页 |
第2章 相关知识 | 第19-26页 |
2.1 社交网络及其表达方式 | 第19-20页 |
2.2 大规模网络的属性及经典网络拓扑结构 | 第20-23页 |
2.2.1 大规模网络的属性 | 第20-21页 |
2.2.2 经典网络拓扑结构 | 第21-23页 |
2.3 影响传播模型及影响最大化 | 第23-24页 |
2.3.1 线性阈值模型 | 第23-24页 |
2.3.2 独立级联模型 | 第24页 |
2.4 影响最大化问题及其快速近似计算研究 | 第24-25页 |
2.4.1 影响最大化问题 | 第24页 |
2.4.2 单调特性及子模特性 | 第24-25页 |
2.4.3 影响最大化问题解决方案 | 第25页 |
2.4.4 近似计算策略 | 第2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改进的权重占比竞争阈值模型 | 第26-37页 |
3.1 社交网络环境下信息竞争传播背景 | 第26-27页 |
3.2 权重占比竞争阈值模型 | 第27-28页 |
3.3 节点影响力评估方法研究 | 第28-31页 |
3.3.1 节点影响力定义 | 第28页 |
3.3.2 节点影响力相关衡量方法 | 第28-30页 |
3.3.3 节点影响力和SIR传播模型 | 第30-31页 |
3.4 节点有效影响力评估方法 | 第31-35页 |
3.4.1 节点有效影响力评估方法 | 第31-33页 |
3.4.2 基于SIR模型的节点有效影响力评估方法验证 | 第33-35页 |
3.5 基于节点有效影响力改进的权重占比竞争阈值模型 | 第35-3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引入成本控制机制的竞争博弈平衡影响算法 | 第37-44页 |
4.1 竞争博弈平衡定义 | 第37-38页 |
4.2 引入成本控制机制的竞争博弈平衡影响最大化问题 | 第38-40页 |
4.3 引入成本控制机制的竞争博弈平衡影响算法 | 第40-4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5章 实验设计与结论分析 | 第44-52页 |
5.1 算法仿真实验设计 | 第44-46页 |
5.1.1 基于小世界模型的社交网络模型设计 | 第44页 |
5.1.2 算法规则设计 | 第44-46页 |
5.2 算法仿真实验结论分析 | 第46-51页 |
5.2.1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6-50页 |
5.2.2 算法合理性分析 | 第50-51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结论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