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理论论文

现代建筑乌托邦的类型分析

致谢第7-8页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7-27页
    1.1 研究背景第17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7-18页
        1.2.1 研究目的第17-18页
        1.2.2 研究意义第18页
    1.3 研究对象和范围第18-19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9-24页
        1.4.1 关于乌托邦的相关研究第19-20页
        1.4.2 关于建筑乌托邦的相关研究第20-22页
        1.4.3 其他论述与研究第22-24页
    1.5 研究方法第24-25页
    1.6 研究内容与框架第25-27页
        1.6.1 研究内容第25页
        1.6.2 研究框架第25-27页
第二章 建筑乌托邦的发展与特性第27-49页
    2.1 建筑乌托邦概念的引出第27-28页
    2.2 建筑乌托邦的发展第28-38页
        2.2.1 概念起源第28-29页
        2.2.2 历史发展第29-35页
        2.2.3 空间分布第35-37页
        2.2.4 21世纪建筑乌托邦的新景象第37-38页
    2.3 建筑乌托邦的概念第38-43页
    2.4 建筑乌托邦的特性第43-48页
        2.4.1 愿望与意志第45-46页
        2.4.2 超越性第46-47页
        2.4.3 理想图式第47-48页
    2.5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三章 现代建筑乌托邦的分类研究第49-60页
    3.1 建筑乌托邦的分类原则第49页
    3.2 原则一:特性归纳第49-57页
        3.2.1 建筑乌托邦特性一表现倾向第49-52页
        3.2.2 建筑乌托邦特性二表现倾向第52-55页
        3.2.3 建筑乌托邦特性三表现倾向第55-57页
    3.3 原则二:案例分析第57-58页
    3.4 建筑乌托邦的分类依据第58-59页
    3.5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四章 现代建筑乌托邦主要类型解析第60-88页
    4.1 救世主义型第60-74页
        4.1.1 技术与高效组织——英雄主义型第60-64页
        4.1.2 超经验设计——颠覆传统型第64-68页
        4.1.3 构想城市未来——光辉城市型第68-74页
    4.2 怜悯情怀型第74-77页
        4.2.1 探寻绝对公正——平等王国型第74-75页
        4.2.2 感知贫苦与灾难——社会关怀型第75-77页
    4.3 科幻构想型第77-80页
        4.3.1 指向绝对未来——高技型第77-78页
        4.3.2 上帝流线——魔幻神话型第78-80页
    4.4 集体参与型第80-84页
        4.4.1 集体建造——公民建筑型第80-82页
        4.4.2 在地乌托邦——自在感知型第82-84页
    4.5 类型统计第84-86页
    4.6 异托邦与反乌托邦的反思第86-87页
        4.6.1 乌托邦还是异托邦?第86页
        4.6.2 反乌托邦的深思第86-87页
    4.7 本章小结第87-88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88-90页
    5.1 结论第88-89页
    5.2 展望第89-90页
参考文献第90-93页
附录1第93-9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第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智能化电能质量监测管理平台研发与建设
下一篇:外加组分对水泥水化热影响的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