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道路建筑材料论文

基于无约束共振法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试验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9-17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分析第10-14页
        1.2.1 重复加载法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无约束共振法研究现状第11页
        1.2.3 瑞利波分析法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4 动态模量预估模型研究现状第13页
        1.2.5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第13-14页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4-17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14-16页
        1.3.2 技术路线第16-17页
第2章 无约束共振试验方法研究第17-33页
    2.1 无约束共振法模量测试原理第17-20页
        2.1.1 固有频率计算第17-19页
        2.1.2 动态模量计算第19-20页
    2.2 试验方法确定和软件系统开发第20-23页
        2.2.1 试件制备方法第20-21页
        2.2.2 试验操作步骤第21页
        2.2.3 软件系统开发第21-23页
    2.3 试验方法稳定性研究第23-26页
        2.3.1 重复敲击次数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第23页
        2.3.2 传感器布置点位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第23-24页
        2.3.3 平行试件测量结果的误差分析第24-25页
        2.3.4 试件厚度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第25-26页
    2.4 无约束共振法可行性研究第26-31页
        2.4.1 重复加载法动态模量主曲线分析第26-28页
        2.4.2 无约束共振法动态模量主曲线分析第28-30页
        2.4.3 无约束共振法与重复加载法的相关性分析第30-31页
    2.5 本章小结第31-33页
第3章 基于无约束共振法动态模量影响因素研究第33-46页
    3.1 基于有限元模拟圆柱体试件固有频率影响因素分析第33-40页
        3.1.1 圆柱体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33-35页
        3.1.2 固有频率影响因素分析第35-40页
    3.2 基于无约束共振法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影响因素分析第40-44页
        3.2.1 原材料性质及级配选择第40-41页
        3.2.2 温度对动态模量的影响第41-43页
        3.2.3 级配类型对动态模量的影响第43-44页
        3.2.4 混合料空隙率对动态模量的影响第44页
    3.3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4章 无约束共振法与瑞利波分析法的对比研究第46-69页
    4.1 瑞利波传播特性有限元模拟第46-55页
        4.1.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46-48页
        4.1.2 半无限空间介质瑞利波传播特性分析第48-50页
        4.1.3 双层介质瑞利波传播特性分析第50-52页
        4.1.4 瞬态互谱分析法影响因素分析第52-55页
    4.2 沥青混合料瑞利波波速测量第55-60页
        4.2.1 MSOR技术简介第55-56页
        4.2.2 试件成型第56-57页
        4.2.3 不同温度条件下沥青混合料的波速第57-59页
        4.2.4 不同类型沥青混合料的波速第59-60页
    4.3 基于瑞利波分析法动态模量数据分析第60-66页
        4.3.1 试验设备简介第60-61页
        4.3.2 PSPA现场实测数据分析第61-63页
        4.3.3 基于瑞利波分析法动态模量温度影响规律分析第63-66页
    4.4 瑞利波分析法与无约束共振法相关性分析第66-67页
    4.5 本章小结第67-69页
第5章 基于无约束共振法WITCZAK预估模型修正第69-75页
    5.1 动态模量预估模型适用性分析第69-73页
        5.1.1 预估模型简介第69-71页
        5.1.2 预估模型对比分析第71-73页
    5.2 WITCZAK预估模型修正第73-74页
    5.3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结论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8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81-83页
致谢第83-84页
个人简历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变环境下的桥梁模态参数分析
下一篇:典型轮胎非均匀接触应力获取及其作用下的路面TDC开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