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蔬菜园艺论文--绿叶菜类论文--莴苣(生菜)论文

观赏生菜高效优质栽培技术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0页
    1.1 观赏蔬菜开发及利用第12-14页
        1.1.1 观赏蔬菜的定义及其分类第12页
        1.1.2 观赏蔬菜的发展现状第12-13页
        1.1.3 观赏蔬菜的应用第13页
        1.1.4 观赏生菜的概念及其应用第13-14页
    1.2 新型有机基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第14-15页
        1.2.1 基质栽培的概念及分类第14页
        1.2.2 基质栽培的发展现状第14-15页
    1.3 基质栽培水分研究第15-16页
        1.3.1 节水农业发展背景与现状第15-16页
        1.3.2 潮汐式灌溉技术应用与研究第16页
    1.4 生物有机肥发展研究现状第16-17页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7-20页
        1.5.1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7-18页
        1.5.2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5.3 技术路线第19-20页
第二章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观赏生菜品质综合评价第20-33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1-23页
        2.1.1 试验材料与栽培条件第21-22页
        2.1.2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22-23页
        2.1.3 数据分析第23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3-31页
        2.2.1 不同生菜品种的形态指标、营养品质及产量分析第23-25页
        2.2.2 观赏性状观测与量化第25-27页
        2.2.3 基于主成分分析对生菜品种的综合评价第27-31页
    2.3 结论与讨论第31-33页
第三章 蚯蚓粪复合基质对观赏生菜的生长及品质影响第33-43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34-35页
        3.1.1 试验材料第34页
        3.1.2 试验方法第34-35页
        3.1.3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35页
        3.1.4 数据分析第35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35-41页
        3.2.1 蚯蚓粪复合基质对生菜形态指标的影响第35-36页
        3.2.2 蚯蚓粪复合基质对生菜产量的影响第36-37页
        3.2.3 蚯蚓粪复合基质对生菜生理指标的影响第37-41页
    3.3 结论与讨论第41-43页
第四章 浸盆时间与灌溉频率对生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第43-56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44-46页
        4.1.1 试验材料第44页
        4.1.2 试验方法第44-45页
        4.1.3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45-46页
        4.1.4 数据分析第46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46-54页
        4.2.1 灌溉频率与浸盆时间对生菜形态指标的影响第46-47页
        4.2.2 灌溉频率与浸盆时间对生菜产量的影响第47-48页
        4.2.3 灌溉频率与浸盆时间对生菜生理指标的影响第48-54页
    4.3 结论与讨论第54-56页
第五章 沼液追肥观赏生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第56-65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57-58页
        5.1.1 试验材料第57页
        5.1.2 试验方法第57-58页
        5.1.3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58页
        5.1.4 数据分析第58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58-63页
        5.2.1 沼液追肥对生菜生长发育的影响第58-59页
        5.2.2 沼液追肥对生菜产量的影响第59-60页
        5.2.3 沼液追肥对生菜生理指标的影响第60-63页
    5.3 结论与讨论第63-65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5-68页
    6.1 总结第65-66页
        6.1.1 观赏生菜品种筛选与综合品质评价第65页
        6.1.2 蚯蚓粪复合基质对观赏生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第65-66页
        6.1.3 灌溉模式对观赏生菜综合品质的影响第66页
        6.1.4 生物有机肥沼液对观赏生菜综合品质的影响第66页
    6.2 展望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5页
致谢第75-76页
附件第76-7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第77-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添加剂对马铃薯茎叶青贮特性和发酵品质的影响
下一篇:甘肃省番茄细菌性叶斑病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