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劳动法论文--劳动合同法论文

用人单位单方变更劳动合同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引言第9-15页
    1.1 选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第9-11页
        1.1.1 选题背景第9-10页
        1.1.2 问题的提出第10-11页
    1.2 研究综述第11-12页
        1.2.1 大陆及台湾地区相关问题的研究综述第11页
        1.2.2 国外研究综述第11-12页
    1.3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第12-13页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3-14页
        1.4.1 研究思路第13页
        1.4.2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5 论文结构安排第14-15页
第2章 用人单位单方变更劳动合同的理论基础第15-21页
    2.1 用人单位单方变更劳动合同的权利基础第15-18页
        2.1.1 用人单位单方变更劳动合同的法律理论基础第15-16页
        2.1.2 用人单位单方变更劳动合同的政治基础第16-17页
        2.1.3 用人单位单方变更劳动合同的经济基础第17-18页
    2.2 用人单位单方变更劳动合同的必要性第18-19页
        2.2.1 基于用人单位自主经营的需求第18-19页
        2.2.2 实现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要求第19页
    2.3 用人单位单方变更劳动合同的立法理念第19-21页
第3章 用人单位单方变更劳动合同的现状及现存问题第21-29页
    3.1 用人单位单方变更劳动合同的现状第21-25页
        3.1.1 用人单位单方变更劳动合同的立法现状第21-22页
        3.1.2 用人单位单方变更劳动合同的地方立法和规范性文件第22-23页
        3.1.3 用人单位单方变更劳动合同的司法现状第23-25页
    3.2 用人单位单方变更劳动合同的现存问题第25-27页
        3.2.1 用人单位单方变更劳动合同的原则缺乏具体性指引第25页
        3.2.2 用人单位单方变更劳动合同缺乏合理性审查标准第25-26页
        3.2.3 用人单位单方变更劳动合同的程序未设定第26页
        3.2.4 用人单位单方违法变更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未明确第26-27页
    3.3 用人单位单方变更劳动合同现存问题的成因分析第27-29页
第4章 域外用人单位单方变更劳动合同的概况及对我国的启示第29-34页
    4.1 德国对用人单位单方变更劳动合同的规范第29-30页
        4.1.1 用人单位行使雇主指令权第29页
        4.1.2 用人单位单方变更劳动合同的合理性考察第29-30页
    4.2 日本对用人单位单方变更劳动合同的规范第30-31页
        4.2.1 确定了合理性的裁判逻辑第30-31页
        4.2.2 禁止权利滥用原则的适用第31页
    4.3 我国台湾地区对用人单位单方变更劳动合同的规范第31-32页
        4.3.1 调职五原则第31-32页
        4.3.2 工作岗位变化的履行规则第32页
    4.4 域外用人单位单方变更劳动合同的实践对我国的启示第32-34页
        4.4.1 有效约束用人单位单方变更劳动合同的行为第32-33页
        4.4.2 立法理论与司法实践相结合第33-34页
第5章 完善我国用人单位单方变更劳动合同的建议第34-41页
    5.1 确立用人单位单方变更劳动合同的具体原则第34-36页
        5.1.1 比例原则第34-35页
        5.1.2 有利变更原则第35-36页
    5.2 明确用人单位单方变更劳动合同合理性的判断标准第36-37页
        5.2.1 基于生产经营的需要第36-37页
        5.2.2 不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第37页
    5.3 确定用人单位单方变更劳动合同的程序第37-39页
        5.3.1 确定用人单位单方变更劳动合同的告知义务第38页
        5.3.2 确定劳动者具有申辩的权利第38-39页
    5.4 完善用人单位单方违法变更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第39-41页
        5.4.1 用人单位继续履行原劳动合同第39页
        5.4.2 用人单位承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第39-41页
结论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46-47页
致谢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村庄治理中的协商民主发展研究
下一篇:论强奸罪的立法缺陷与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