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8-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9-17页 |
1.2.1 行人主动保护理论及相关技术应用 | 第9-12页 |
1.2.2 行人被动保护理论及相关技术应用 | 第12-15页 |
1.2.3 道路环境和道路使用者交通行为理论及相关技术应用 | 第15-17页 |
1.3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1.3.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 | 第17-18页 |
1.3.2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8页 |
1.4 研究主要内容 | 第18页 |
1.5 研究思路 | 第18-20页 |
2 儿童行人的交通事故伤害特征及安全需求分析 | 第20-28页 |
2.1 儿童行人交通事故伤害特点 | 第20-24页 |
2.1.1 儿童交通事故的外部因素 | 第20-21页 |
2.1.2 儿童交通事故的内部因素 | 第21-22页 |
2.1.3 儿童行人碰撞伤害特征 | 第22-24页 |
2.2 儿童行人在道路环境下的安全需求分析 | 第24-25页 |
2.2.1 儿童行人在道路环境下的生理安全需求分析 | 第25页 |
2.2.2 儿童行人在道路环境下的心理安全需求分析 | 第25页 |
2.3 基于儿童行人安全需求的防护产品设计原则 | 第25-26页 |
2.3.1 基于儿童行人生理需求的安全防护产品设计原则 | 第25-26页 |
2.3.2 基于儿童行人心理需求的安全防护产品设计原则 | 第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3 针对儿童行人的安全防护策略 | 第28-38页 |
3.1 道路交通事故三要素下的儿童行人安全防护策略 | 第28-32页 |
3.1.1 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要素分析 | 第28-30页 |
3.1.2 基于人为因素的安全防护策略 | 第30-31页 |
3.1.3 基于车辆因素的安全防护策略 | 第31页 |
3.1.4 基于道路环境因素的安全防护策略 | 第31-32页 |
3.2 时间维度下的儿童行人安全防护策略 | 第32-36页 |
3.2.1 在伤害发生前预防伤害的策略 | 第32-33页 |
3.2.2 在伤害发生时减少伤害的策略 | 第33-34页 |
3.2.3 在伤害发生后处理伤害的策略 | 第34-35页 |
3.2.4 时间维度下的儿童行人的交通安全防护模型的构建 | 第35-36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4 基于Haddon矩阵的儿童行人交通安全干预措施分析及设计方法 | 第38-46页 |
4.1 伤害控制模型——Haddon矩阵及其应用方法 | 第38-39页 |
4.1.1 Haddon矩阵的基本概念及作用 | 第38-39页 |
4.1.2 Haddon矩阵的应用方法 | 第39页 |
4.2 基于Haddon矩阵的儿童行人交通事故干预措施及其分析 | 第39-42页 |
4.2.1 分析的初始配置阶段 | 第39-40页 |
4.2.2 Haddon矩阵的儿童行人交通事故干预措施的提出 | 第40-41页 |
4.2.3 以功能为导向的儿童安全问题干预措施及其实现 | 第41-42页 |
4.3 针对儿童行人交通安全防护用品设计方法 | 第42-45页 |
4.3.1 安全防护产品的“载体”的确定 | 第43-44页 |
4.3.2 安全防护策略的确定 | 第44-45页 |
4.3.3 干预措施及其实现方案的确定 | 第4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5 儿童行人的交通安全防护系统的设计实例 | 第46-60页 |
5.1 预防伤害策略下的行人穿戴式安全防护产品设计方案 | 第46-52页 |
5.1.1 该产品的危险检测模块设计方案 | 第46-52页 |
5.1.2 该产品警示模块的设计方案 | 第52页 |
5.2 减少伤害策略下的行人穿戴式安全防护产品设计方案 | 第52-54页 |
5.3 伤害预防策略下的交通设施设计方案 | 第54-5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7-60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6.1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成果 | 第60页 |
6.2 论文创新点 | 第60页 |
6.3 尚待研究的问题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致谢 | 第66-68页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第68-70页 |
附录Ⅰ图表索引 | 第70-74页 |
附录Ⅱ | 第74-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