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绿化规划论文--绿化系统规划论文--城乡各类型绿化地规划论文

西安地区雨水花园的生态应用研究--以沣西新城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绪论第9-21页
    1.1 研究背景第9-13页
        1.1.1 城市水环境整体概况第9-10页
        1.1.2 传统雨洪管理存在问题第10-11页
        1.1.3 西安市水资源利用现状第11-13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3-14页
        1.2.1 研究目的第13页
        1.2.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3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8页
        1.4.1 国外雨洪管理研究第15-17页
        1.4.2 国内雨洪管理研究第17-18页
    1.5 研究创新点第18-19页
    1.6 研究框架第19-21页
2.雨水花园的设计与发展第21-35页
    2.1 雨水花园及相关理论研究第21-26页
        2.1.1 水资源利用的起源和发展第21-23页
        2.1.2 雨水花园概念及起源第23-24页
        2.1.3 相关概念第24-25页
        2.1.4 雨水花园的哲学原理第25-26页
    2.2 雨水花园详述第26-30页
        2.2.1 构成要素第26-28页
        2.2.2 功能特点第28-29页
        2.2.3 雨水花园的分类第29-30页
    2.3 雨水花园的设计构建第30-33页
        2.3.1 设计原则第30-31页
        2.3.2 植物设计第31-32页
        2.3.3 场地选择第32页
        2.3.4 维护管理第32-33页
    2.4 本章小结第33-35页
3.雨水花园国内外实例研究第35-51页
    3.1 圣戈班建材商场雨水花园第35-36页
    3.2 伍斯特蜂巢图书馆第36-40页
    3.3 清华大学胜因院雨水花园第40-44页
    3.4 北京768阿普贝思雨水花园第44-47页
    3.5 国内外案例的异同第47-49页
    3.6 本章小结第49-51页
4.沣西新城雨水花园现状调研第51-77页
    4.1 沣西新城总体概述第51-57页
        4.1.1 地质水文第52页
        4.1.2 历史规划第52-53页
        4.1.3 现状发展第53-54页
        4.1.4 沣西新城海绵城市试点项目概况第54-55页
        4.1.5 技术特点及运用第55-57页
    4.2 沣西新城不同类型雨水花园实例研究第57-70页
        4.2.1 控制径流型雨水花园第57-64页
        4.2.2 降低污染型雨水花园第64-69页
        4.2.3 实例研究总结第69-70页
    4.3 水质、土壤及温度的生态方案实测与分析第70-75页
        4.3.1 实测布点方案第70-72页
        4.3.2 实测分析第72-75页
    4.4 本章小结第75-77页
5.雨水花园设计实践方法与应用第77-105页
    5.1 沣西新城经验的普适性推广第77页
    5.2 实践目标第77-79页
    5.3 项目概况第79-86页
    5.4 实践创新第86-88页
    5.5 雨水花园的实践应用及普适性方法第88-104页
        5.5.1 雨水花园选址第88-90页
        5.5.2 结构设计第90-91页
        5.5.3 景观设计第91-95页
        5.5.4 植物选用第95-100页
        5.5.5 标识设计第100-101页
        5.5.6 其他雨水利用措施第101-104页
    5.6 本章小结第104-105页
6.结论与展望第105-107页
    6.1 研究结论第105页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105-107页
        6.2.1 研究不足第105-106页
        6.2.2 研究展望第106-107页
致谢第107-109页
参考文献第109-113页
附录一 图片索引第113-117页
附录二 表格索引第117-118页
附录三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18页

论文共1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遗传算法和贝叶斯网络综合的建筑施工安全评价研究
下一篇:中国建筑设计的“昭文”传统及传承研究--以祠庙建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