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基因工程(遗传工程)论文

基因重组菌高效表达p53C蛋白及色谱纯化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7-27页
    1.1 前言第7页
    1.2 p53 蛋白的结构、功能与修饰第7-17页
        1.2.1 p53 蛋白的基本结构与主要功能第7-11页
        1.2.2 p53 蛋白的活化和翻译后修饰第11-15页
        1.2.3 p53 蛋白突变体的类型和功能第15-16页
        1.2.4 p53C 蛋白的基本结构与突变类型第16-17页
    1.3 p53C 蛋白的外源表达第17-20页
    1.4 p53C 蛋白的纯化第20-25页
        1.4.1 p53C 蛋白的初步处理第20-21页
        1.4.2 离子交换色谱第21-23页
        1.4.3 凝胶过滤色谱第23-24页
        1.4.4 亲和色谱第24-25页
    1.5 本研究的意义第25-26页
    1.6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6-27页
第二章 基因重组菌高效表达 p53C 蛋白第27-43页
    2.1 前言第27页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第27-29页
        2.2.1 实验材料第27-28页
        2.2.2 实验设备第28-29页
        2.2.3 受体细胞和质粒第29页
    2.3 实验方法第29-34页
        2.3.1 重组菌的构建第29-30页
        2.3.2 重组菌的培养第30-31页
        2.3.3 生长曲线的测定第31页
        2.3.4 不同诱导时机对 p53C 表达的影响第31-32页
        2.3.5 不同诱导时间对 p53C 表达的影响第32页
        2.3.6 不同诱导剂浓度对 p53C 表达的影响第32页
        2.3.7 SDS-PAGE 电泳检测目标蛋白第32-33页
        2.3.8 Bradford 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第33-34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34-42页
        2.4.1 重组菌的构建第34-35页
        2.4.2 E.coli BL21(DE3)的生长曲线第35-36页
        2.4.3 不同诱导时机对 p53C 表达的影响第36-38页
        2.4.4 不同诱导时间对 p53C 表达的影响第38-40页
        2.4.5 不同诱导剂浓度对 p53C 表达的影响第40-42页
    2.5 小结第42-43页
第三章 p53C 蛋白的色谱纯化第43-65页
    3.1 前言第43-44页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第44-45页
        3.2.1 实验材料第44-45页
        3.2.2 实验设备第45页
    3.3 实验方法第45-48页
        3.3.1 色谱操作方法第46页
        3.3.2 离子交换色谱法分离纯化 p53C 蛋白第46-47页
        3.3.3 凝胶过滤色谱分离纯化 p53C 蛋白第47页
        3.3.4 超滤浓缩第47-48页
        3.3.5 亲和色谱分离纯化 p53C 蛋白第48页
        3.3.6 蛋白质的 SDS-PAGE 电泳分析及 Bradford 测定方法第48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48-64页
        3.4.1 离子交换色谱法分离纯化 p53C 蛋白第48-61页
        3.4.2 凝胶过滤色谱分离纯化 p53C 蛋白第61-62页
        3.4.3 亲和色谱分离纯化 p53C 蛋白第62-64页
    3.5 小结第64-65页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第65-67页
    4.1 结论第65-66页
    4.2 展望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0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70-71页
附录第71-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同电荷介质促进EGFP包含体复性的研究
下一篇:THz波导辐射输出金属薄膜微结构的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