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甘草汤加减用于胃癌术后化疗后虚证的临床观察
中文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第9-10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理论研究 | 第11-19页 |
1. 中医对胃癌及其术后的研究概述 | 第11-16页 |
1.1. 病名溯源 | 第11-12页 |
1.2 中医对胃癌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12-15页 |
1.3. 胃癌术后的中医辨证论治 | 第15-16页 |
2. 现代医学对胃癌的研究 | 第16-17页 |
2.1. 病因及发病机制 | 第16页 |
2.2. 治疗进展 | 第16-17页 |
3. 中医药配合化疗治疗胃癌的研究概况 | 第17-19页 |
3.1. 抑制肿瘤复发转移,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 第17页 |
3.2. 减轻化疗毒副反应 | 第17-18页 |
3.3. 增强机体免疫能力 | 第18页 |
3.4. 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 第18-19页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19-34页 |
1. 病例选择 | 第19-20页 |
1.1. 病例来源 | 第19页 |
1.2. 诊断标准 | 第19页 |
1.3. 纳入标准 | 第19页 |
1.4. 排除标准 | 第19-20页 |
1.5. 剔除标准 | 第20页 |
2. 临床观察 | 第20-22页 |
2.1.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2.2. 治疗方法 | 第20-21页 |
2.3. 给药方法及疗程 | 第21页 |
2.4. 观察项目 | 第21-22页 |
3. 评定标准 | 第22页 |
3.1. 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 | 第22页 |
3.2 生活质量评价 | 第22页 |
3.3 体重变化情况 | 第22页 |
3.4 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变化 | 第22页 |
4. 化疗毒副反应评价标准 | 第22-23页 |
5. 患者一般资料 | 第23-24页 |
5.1. 性别 | 第23页 |
5.2. 年龄 | 第23-24页 |
5.3. 临床分期和病理类型 | 第24页 |
5.4. 化疗方案的选择 | 第24页 |
5.5. KPS评分 | 第24页 |
6. 统计方法 | 第24页 |
7. 结果 | 第24-28页 |
7.1. 治疗前后主要中医证候变化的比较 | 第24-25页 |
7.2. 生活状态评价评定标准 | 第25页 |
7.3. 体重 | 第25页 |
7.4. 肿瘤标志物指标变化 | 第25-26页 |
7.5. 生活质量变化情况 | 第26-27页 |
7.6. 毒副反应评定 | 第27-28页 |
8. 讨论 | 第28-32页 |
8.1. 观察结果的意义 | 第28页 |
8.2. 《伤寒论》对癌病治疗的指导意义 | 第28-29页 |
8.3 炙甘草汤在癌病治疗中的应用现状研究 | 第29页 |
8.4. 药物分析 | 第29-32页 |
9. 不足与展望 | 第32-34页 |
9.1 不足 | 第32页 |
9.2 展望 | 第32-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附录 | 第36-4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