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31页 |
1.1 重金属污染概况 | 第13-17页 |
1.1.1 重金属污染的现状 | 第13-14页 |
1.1.2 重金属污染的危害特征 | 第14-15页 |
1.1.3 重金属污染的防治技术 | 第15-17页 |
1.2 植物修复技术 | 第17-24页 |
1.2.1 植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 第17-22页 |
1.2.2 植物修复技术的优势与局限性 | 第22-23页 |
1.2.3 植物修复效率的强化措施 | 第23-24页 |
1.3 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转运及耐性机制 | 第24-28页 |
1.3.1 重金属对植物的毒性危害 | 第24-25页 |
1.3.2 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和转运机制 | 第25-26页 |
1.3.3 植物对重金属胁迫的耐性及解毒机理 | 第26-28页 |
1.4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28-31页 |
1.4.1 选题背景 | 第28页 |
1.4.2 研究目的 | 第28-29页 |
1.4.3 研究内容 | 第29-31页 |
第2章 外源有机酸对植物吸收转运重金属以及逆境生理伤害的作用 | 第31-35页 |
2.1 有机酸对重金属形态、有效性以及吸收转运的影响 | 第31-32页 |
2.2 有机酸对植物根系形态的影响 | 第32页 |
2.3 有机酸对植物 Cd 毒性效应的影响 | 第32-33页 |
2.4 有机酸对重金属危害耐受和解毒作用的影响 | 第33-35页 |
第3章 柠檬酸和草酸对苎麻吸收转运 Cd 的机制研究 | 第35-44页 |
3.1 前言 | 第35-36页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36-40页 |
3.2.1 主要实验试剂与仪器设备 | 第36-37页 |
3.2.2 水培营养液配备 | 第37页 |
3.2.3 耐性苎麻品种筛选 | 第37-38页 |
3.2.4 植物水培种植与有机酸的施加 | 第38-39页 |
3.2.5 植物组织重金属含量分析 | 第39-40页 |
3.2.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40页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0-42页 |
3.3.1 不同 Cd 浓度下苎麻对 Cd 的吸收转运机制 | 第40-41页 |
3.3.2 柠檬酸和草酸对苎麻吸收转运 Cd 的影响 | 第41-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4章 柠檬酸和草酸对 Cd 胁迫下苎麻生理响应的影响研究 | 第44-64页 |
4.1 前言 | 第44-45页 |
4.2 重金属耐性生理分析 | 第45-53页 |
4.2.1 植物生物量分析与含水量测定 | 第45页 |
4.2.2 根系活力测定 | 第45-46页 |
4.2.3 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测定 | 第46-47页 |
4.2.4 膜脂过氧化程度表示 | 第47-48页 |
4.2.5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测定 | 第48-50页 |
4.2.6 主要抗氧化酶( SOD、 POD、 CAT)酶活分析 | 第50-53页 |
4.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3-60页 |
4.3.1 Cd 胁迫下柠檬酸和草酸对苎麻生物量和含水量的影响 | 第53-54页 |
4.3.2 Cd 胁迫下柠檬酸和草酸对苎麻根系活力的影响 | 第54-55页 |
4.3.3 Cd 胁迫下柠檬酸和草酸对苎麻光合色素的影响 | 第55-57页 |
4.3.4 Cd 胁迫下柠檬酸和草酸对苎麻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 第57-58页 |
4.3.5 Cd 胁迫下柠檬酸和草酸对苎麻可溶性蛋白质的影响 | 第58-59页 |
4.3.6 Cd 胁迫下柠檬酸和草酸对苎麻主要抗氧化酶的影响 | 第59-60页 |
4.4 机理讨论 | 第60-6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位论文目录 | 第75-76页 |
附件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