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电解法处理含镍废水的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9-25页 |
1.1 概述 | 第9-16页 |
1.1.1 我国镍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9-11页 |
1.1.2 我国水资源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11-16页 |
1.2 含镍废水的来源及镍的发展前景 | 第16-18页 |
1.2.1 含镍废水的来源及特性 | 第16-17页 |
1.2.2 镍的发展前景 | 第17-18页 |
1.2.3 镍的危害性及循环 | 第18页 |
1.3 废水中金属镍的回收技术 | 第18-23页 |
1.3.1 镍的性质 | 第18-19页 |
1.3.2 镍的应用 | 第19-21页 |
1.3.3 镍回收方法简述 | 第21-22页 |
1.3.4 废水中金属镍回收意义 | 第22-23页 |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第23-25页 |
1.4.1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23-24页 |
1.4.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24-25页 |
2 废水中金属镍离子的富集 | 第25-33页 |
2.1 金属镍离子的富集浓缩 | 第25-32页 |
2.1.1 重金属的富集浓缩方法 | 第25-26页 |
2.1.2 实验原理及试剂 | 第26-28页 |
2.1.3 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和预处理 | 第28页 |
2.1.4 实验操作过程 | 第28-30页 |
2.1.5 镍的再生浓缩 | 第30-32页 |
2.2 实验小结 | 第32-33页 |
3 电解法回收金属镍 | 第33-42页 |
3.1 实验标准曲线 | 第33页 |
3.2 常规电解法 | 第33-42页 |
3.2.1 实验原理及试剂 | 第33-35页 |
3.2.2 实验装置及操作过程 | 第35-36页 |
3.2.3 实验结果讨论 | 第36-42页 |
4 膜电解法的实验方法及结果 | 第42-62页 |
4.1 膜电解法概述与原理 | 第42-44页 |
4.2 离子交换膜的选择 | 第44-45页 |
4.3 电极材料的选择 | 第45页 |
4.4 实验装置 | 第45-46页 |
4.5 单阳膜二极室电解法试验方法及原理 | 第46-51页 |
4.5.1 单阳膜二极室电解法的实验结果分析 | 第47-51页 |
4.6 单阴膜二极室电解法试验方法及原理 | 第51-56页 |
4.6.1 单阴膜二极室电解法的实验结果分析 | 第52-56页 |
4.7 双膜三室试验方法及原理 | 第56-62页 |
4.7.1 双膜三极室电解法的实验结果分析 | 第57-62页 |
5 膜对比与常规电解实验结果讨论 | 第62-66页 |
5.1 常规电解法与膜电解法的比较分析 | 第62-65页 |
5.1.1 常规电解法与膜电解法的镍析出率之比较 | 第62-63页 |
5.1.2 常规电解法与膜电解法的电流效率之比较 | 第63-65页 |
5.2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6 经济效益成本分析 | 第66-68页 |
6.1 含镍废水处理成本 | 第66页 |
6.1.1 金属镍离子的富集浓缩的成本 | 第66页 |
6.1.2 电解法回收金属镍的成本 | 第66页 |
6.2 回收金属镍所产生的价值 | 第66-67页 |
6.3 经济效益计算 | 第67-68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68-70页 |
1.结论 | 第68页 |
2.建议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