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论文--粒状污染物论文

微生物气溶胶与大气细颗粒物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微生物气溶胶和细颗粒物简介第10-12页
        1.2.1 微生物气溶胶简介第10-11页
        1.2.2 细颗粒物简介第11-12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第12-15页
        1.3.1 国外微生物气溶胶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2 国内微生物气溶胶研究现状第14-15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5-17页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第17-24页
    2.1 采样点概况第17页
    2.2 微生物气溶胶采样培养基第17页
        2.2.1 细菌培养基第17页
        2.2.2 真菌培养基第17页
    2.3 空气微生物的鉴定方法第17-18页
    2.4 材料和方法第18-22页
        2.4.1 空气微生物采样仪第18-19页
        2.4.2 细颗粒物采样器第19-21页
        2.4.3 采样、培养方法第21-22页
    2.5 计数与分析方法第22-24页
        2.5.1 微生物粒子校正和计算方法第22页
        2.5.2 细颗粒物浓度计算方法及评价第22-24页
第三章 微生物气溶胶群落结构及分布第24-45页
    3.1 微生物气溶胶的种属第24-29页
        3.1.1 微生物气溶胶菌种组成第24-27页
        3.1.2 微生物气溶胶的群落结构第27-29页
    3.2 微生物气溶胶的浓度、粒径分布特征第29-39页
        3.2.1 微生物气溶胶的浓度分布特点第29-34页
        3.2.2 微生物气溶胶的粒径分布特点第34-37页
        3.2.3 可吸入颗粒物第37-38页
        3.2.4 微生物气溶胶的中值直径第38-39页
    3.3 大气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污染评价第39-42页
    3.4 总结第42-45页
第四章 微生物气溶胶与大气细颗粒物的相关性分析第45-52页
    4.1 细菌气溶胶和细颗粒物的相关性第45-47页
        4.1.1 细菌气溶胶与 PM1相关性第45-46页
        4.1.2 细菌气溶胶和 PM2.5相关性第46-47页
    4.2 真菌气溶胶和细颗粒物的相关性第47-50页
        4.2.1 真菌气溶胶和 PM1相关性第47-48页
        4.2.2 真菌气溶胶和 PM2.5相关性第48-50页
    4.3 总结第50-52页
第五章 结论第52-54页
    5.1 结论第52-53页
    5.2 展望第53-54页
附录第54-57页
参考文献第57-64页
研究生期间学术研究第64-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镧铁复合氧化物除磷及再生机理探索
下一篇:切圆式湿法烟气脱硫塔内部流场的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