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1.1 动作捕捉技术 | 第9-10页 |
1.2 动作捕捉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1.2.1 动作捕捉技术的国外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动作捕捉技术的国内发展现状 | 第11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2 系统惯性测量单元的设计 | 第13-21页 |
2.1 微机械传感器设计 | 第13-18页 |
2.1.1 微机械传感器的型号选择和性能分析 | 第13-16页 |
2.1.2 微机械传感器的集成原理 | 第16-18页 |
2.2 传感器输出数据格式 | 第18-21页 |
2.2.1 姿态数据表示方法 | 第18-19页 |
2.2.2 传感器输出数据格式 | 第19-21页 |
3 传感节点设计及工作原理 | 第21-27页 |
3.1 人体建模方法 | 第21页 |
3.2 基于动力学原理的人体骨架模型的建立 | 第21-24页 |
3.3 传感节点设计 | 第24-27页 |
3.3.1 无线传感器网络 | 第24-25页 |
3.3.2 传感节点及其工作原理 | 第25-27页 |
4 数据处理模块设计 | 第27-37页 |
4.1 主控制器模块设计 | 第27-32页 |
4.1.1 功能分析设计与数据处理流程 | 第27-29页 |
4.1.2 主控制器电路设计 | 第29-32页 |
4.2 电源模块设计 | 第32页 |
4.3 无线传输模块设计 | 第32-37页 |
4.3.1 ZigBee 无线通信技术 | 第33-34页 |
4.3.2 无线传输模块功能设计 | 第34页 |
4.3.3 无线传输模块 JN513926 | 第34-36页 |
4.3.4 无线数据接收装置电路设计 | 第36-37页 |
5 人体运动模型重建软件的设计 | 第37-47页 |
5.1 数据中转站软件 | 第37-39页 |
5.1.1 数据中转站软件简介 | 第37-38页 |
5.1.2 人体运动姿态的标定 | 第38-39页 |
5.2 姿态显示软件 | 第39-47页 |
5.2.1 人体模型实时重建算法 | 第39-42页 |
5.2.2 姿态显示软件功能分析与设计 | 第42-44页 |
5.2.3 软件输出文件格式 | 第44-46页 |
5.2.4 系统软件的实现流程 | 第46-47页 |
6 基于微机械传感器人体动作捕捉系统的实现与应用 | 第47-53页 |
6.1 人体动作捕捉系统总体架构 | 第47-49页 |
6.2 人体动作捕捉系统的实现过程 | 第49-50页 |
6.3 动作捕捉系统在三维软件 Poser7 和 MotionBuilder 的应用 | 第50-53页 |
6.3.1 动作捕捉技术应用在三维软件的基本思想 | 第50-51页 |
6.3.2 动作捕捉系统在 Poser7 和 MotionBuilder 中的应用动画演示 | 第51-53页 |
结论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