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12页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2-15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说略 | 第15-21页 |
2.1 关于动画场景 | 第15-18页 |
2.1.1 对动画场景的界定 | 第15页 |
2.1.2 动画场景设计的作用 | 第15-17页 |
2.1.3 动画场景的风格样式 | 第17页 |
2.1.4 动画场景设计的意义 | 第17-18页 |
2.2 关于文化 | 第18-21页 |
2.2.1 文化的定义 | 第18页 |
2.2.2 隐藏在动画场景下的文化晕染 | 第18-21页 |
第3章 国产影视动画场景作品所涉及的民族文化元素 | 第21-33页 |
3.1 20世纪20-40年代 | 第21-22页 |
3.2 20世纪50年代 | 第22-24页 |
3.3 20世纪60年代 | 第24-26页 |
3.4 20世纪70年代 | 第26-27页 |
3.5 20世纪80年代 | 第27-29页 |
3.6 20世纪90年代 | 第29-30页 |
3.7 21世纪的动画 | 第30-33页 |
第4章 国产影视动画场景设计的民族元素运用 | 第33-47页 |
4.1 基于不同艺术的场景设计 | 第33-38页 |
4.1.1 造型艺术 | 第33-36页 |
4.1.2 实用艺术 | 第36-37页 |
4.1.3 戏曲艺术 | 第37-38页 |
4.2 传统民俗与特色场景 | 第38-42页 |
4.2.1 剪纸与皮影的映射艺术 | 第38-40页 |
4.2.2 折纸艺术 | 第40页 |
4.2.3 木偶艺术 | 第40-41页 |
4.2.4 年画艺术 | 第41页 |
4.2.5 纸马艺术 | 第41-42页 |
4.3 都市文化与影视场景 | 第42-47页 |
4.3.1 城市文化情结 | 第42-43页 |
4.3.2 都市宗教信仰 | 第43-44页 |
4.3.3 场景概念设计文化 | 第44-47页 |
第5章 国产影视动画场景设计的美学特征 | 第47-63页 |
5.1 影视动画场景的形式美 | 第47-51页 |
5.1.1 形式规律的千差万别 | 第47-49页 |
5.1.2 形式美的展现 | 第49-51页 |
5.2 影视动画场景的色彩美 | 第51-55页 |
5.2.1 色彩传达出的意味美 | 第51-53页 |
5.2.2 色彩带来的不同心理感受 | 第53-54页 |
5.2.3 色彩所传达的地域文化特色 | 第54-55页 |
5.3 影视动画场景的意境美 | 第55-63页 |
5.3.1 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 第56-58页 |
5.3.2 程式化的意境美 | 第58-59页 |
5.3.3 装饰风格的意境美 | 第59-63页 |
第6章 国产影视动画场景设计的发展策略 | 第63-73页 |
6.1 他山之石:美国和日本影视动画场景设计对我们的启示 | 第63-68页 |
6.1.1 美国经典动画场景设计的个性特色及其启示 | 第63-66页 |
6.1.2 日本影视动画场景所体现的人文哲学及其启示 | 第66-68页 |
6.2 中国影视动画场景设计的文化策略 | 第68-73页 |
6.2.1 场景符号的传播 | 第68-69页 |
6.2.2 民族特色与国际视野 | 第69-70页 |
6.2.3 契合时代精神的审美观念 | 第70页 |
6.2.4 艺术与商业并重的创作理念 | 第70-73页 |
结语 | 第73-75页 |
图片附录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致谢 | 第81-83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