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9-11页 |
1 前言 | 第11-23页 |
1.1 菊花简介 | 第11-14页 |
1.1.1 菊花形态特征及生态习性 | 第11-12页 |
1.1.2 菊花的分布与起源 | 第12页 |
1.1.3 菊花培育史 | 第12-13页 |
1.1.4 开封菊花历史 | 第13-14页 |
1.2 菊花品种分类研究概况 | 第14-19页 |
1.2.1 中国传统分类 | 第14-15页 |
1.2.2 国外分类 | 第15-16页 |
1.2.3 菊花品种多样性研究 | 第16-17页 |
1.2.4 菊花品种多样性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17-19页 |
1.2.5 大菊品种在园艺上的应用和品种分类研究中的价值 | 第19页 |
1.3 菊花开花生理研究 | 第19-20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0-23页 |
2 菊花花瓣形态及生理研究 | 第23-29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3-24页 |
2.2 主要仪器、药品及试剂 | 第24-25页 |
2.2.1 仪器及药品 | 第24页 |
2.2.2 主要药品配制 | 第24-25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5-29页 |
2.3.1 开花过程中花瓣形态变化观测 | 第25页 |
2.3.2 花瓣表面微形态观察制样及观察 | 第25-26页 |
2.3.3 菊花花瓣生理学指标测定 | 第26-2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9-39页 |
3.1 开花过程中花期进程及花序形态变化动态 | 第29-30页 |
3.2 开花过程中花瓣表面微形态变化动态 | 第30-32页 |
3.3 开花过程中花瓣生理变化动态 | 第32-37页 |
3.3.1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 | 第32-34页 |
3.3.2 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 | 第34-35页 |
3.3.3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 | 第35-37页 |
3.4 菊花品种多样性分析 | 第37-39页 |
4 讨论 | 第39-43页 |
5 结论 | 第43-45页 |
图版 | 第45-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