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基本建设经济论文--基本建设研究与决策论文

基于生态学理论的公共工程可持续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10-17页
    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3-14页
        1.3.1 研究目的第13-14页
        1.3.2 研究意义第14页
    1.4 研究内容和框架第14-17页
        1.4.1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4.2 研究框架第15-17页
2 基于生态学的公共工程可持续能力理论基础第17-27页
    2.1 公共工程第17-19页
        2.1.1 公共工程范围第17页
        2.1.2 公共工程的定义及分类第17-18页
        2.1.3 公共工程的特性第18-19页
    2.2 公共工程可持续第19-21页
        2.2.1 可持续发展定义第19-20页
        2.2.2 公共工程可持续第20-21页
    2.3 生态学的引入和相关理论第21-23页
        2.3.1 生态学的概念第21页
        2.3.2 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分类第21-22页
        2.3.3 生态系统的构成第22-23页
        2.3.4 生态位第23页
    2.4 公共工程项目生态系统第23-26页
        2.4.1 公共工程项目生态系统基本概念第23-24页
        2.4.2 公共工程项目生态系统的构成第24-25页
        2.4.3 公共工程项目生态系统基本特征第25-26页
    2.5 本章小结第26-27页
3 基于生态学理论的公共工程可持续特性分析第27-33页
    3.1 公共工程属性分析第27-28页
        3.1.1 公共工程内部属性第27页
        3.1.2 公共工程外部属性第27-28页
    3.2 公共工程可持续能力分析第28-32页
        3.2.1 公共工程内部可持续能力分析第28-30页
        3.2.2 公共工程外部可持续能力分析第30-32页
    3.3 本章小结第32-33页
4 构建初始评价指标体系第33-43页
    4.1 公共工程样本选取第33-34页
        4.1.1 抽样调查第33页
        4.1.2 选取公共工程样本第33-34页
    4.2 研究分析基于生态学理论的公共工程可持续能力影响因素第34-35页
    4.3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和方法第35-38页
        4.3.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第35-37页
        4.3.2 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第37-38页
    4.4 公共工程可持续能力初始评价指标体系第38-42页
    4.5 本章小结第42-43页
5 基于问卷调查的评价指标筛选与验证第43-61页
    5.1 问卷调查概述第43-44页
        5.1.1 问卷调查概念第43页
        5.1.2 问卷调查表开发过程第43-44页
    5.2 基于生态学理论的公共工程可持续能力初始评价指标体系问卷调查表第44-45页
        5.2.1 问卷设计第44页
        5.2.2 问卷调查表第44页
        5.2.3 问卷调查表预测试第44-45页
        5.2.4 问卷调查发放第45页
    5.3 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第45-50页
        5.3.1 被访者结构分析第45-46页
        5.3.2 数据描述性统计表第46-50页
    5.4 信度和效度第50-58页
        5.4.1 信度分析第50-53页
        5.4.2 效度分析第53-58页
    5.5 基于生态学理论的公共工程可持续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第58-60页
    5.6 本章小结第60-61页
6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协调度模型的公共工程可持续能力评价第61-68页
    6.1 层次分析法第61-63页
        6.1.1 层次分析法定义第61页
        6.1.2 层次分析法基本步骤第61-63页
    6.2 协调度模型概述第63-65页
        6.2.1 协调度及协调度模型第63-64页
        6.2.2 协调度模型第64-65页
    6.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协调度模型第65-67页
        6.3.1 评价结构层次确定第65页
        6.3.2 指标的数据处理及权重确定第65-66页
        6.3.3 协调度计算第66-67页
    6.4 本章小结第67-68页
7 结论与展望第68-70页
    7.1 结论第68页
    7.2 展望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3页
附录A第73-82页
附录B第82-87页
致谢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企业物流业务分析与拓展研究
下一篇:YD房地产开发公司融资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