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1.2.1 课题研究的目的 | 第13页 |
1.2.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3页 |
1.2.3 课题研究的方法 | 第13-14页 |
1.3 研究框架 | 第14-15页 |
1.4 相关概念的阐述 | 第15页 |
1.4.1 城市居住区 | 第15页 |
1.4.2 休闲娱乐设施 | 第15页 |
1.4.3 环境 | 第15页 |
1.5 小结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国内外对城市居住区园林设计中引用休闲娱乐设施的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2.1 国外居住区园林景观中对休闲娱乐设施的建设现状及研究概况 | 第17-18页 |
2.2 国内居住区园林景观中对休闲娱乐设施的建设现状及研究概况 | 第18-20页 |
2.3 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城市居住区休闲娱乐设施设计研究 | 第21-31页 |
3.1 休闲娱乐设施的分类 | 第21-22页 |
3.2 居住区休闲娱乐活动的特征 | 第22-23页 |
3.2.1 自发性 | 第22页 |
3.2.2 社会性 | 第22页 |
3.2.3 文化性 | 第22-23页 |
3.2.4 阶段性 | 第23页 |
3.2.5 其他特征 | 第23页 |
3.3 居住区不同人群对休闲娱乐设施的需求分析 | 第23-29页 |
3.3.1 不同年龄阶段人群对居住区休闲娱乐设施的需求分析 | 第24-27页 |
3.3.2 不同收入水平居住人群对居住区休闲娱乐设施的需求分析 | 第27-28页 |
3.3.3 残障人群对居住区休闲娱乐设施的需求分析 | 第28-29页 |
3.4 城市居住区休闲娱乐设施的设计原则 | 第29-30页 |
3.4.1 以人为本原则 | 第29页 |
3.4.2 安全性原则 | 第29页 |
3.4.3 功能多样与实用性原则 | 第29页 |
3.4.4 美观性原则 | 第29-30页 |
3.4.5 设施与环境有机融合原则 | 第30页 |
3.4.6 合理布局原则 | 第30页 |
3.5 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杨凌居住区休闲娱乐设施建设与环境关系调查研究 | 第31-44页 |
4.1 杨凌环境概述 | 第31-32页 |
4.1.1 杨凌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概述 | 第31页 |
4.1.2 杨凌历史人文环境概述 | 第31-32页 |
4.1.3 杨凌居住区发展概述 | 第32页 |
4.1.4 杨凌可供居民休闲娱乐的公共设施概述 | 第32页 |
4.2 调查内容 | 第32-33页 |
4.3 调查方法 | 第33页 |
4.4 调查结果分析 | 第33-43页 |
4.4.1 早期居住区 | 第33-35页 |
4.4.2 示范区成立后的搬迁安置小区及经济适用房小区 | 第35-37页 |
4.4.3 示范区成立初期的商品房居住区 | 第37-40页 |
4.4.4 新兴的品牌楼盘 | 第40-43页 |
4.5 小结 | 第43-44页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第44-48页 |
5.1 居住区休闲娱乐设施的与环境的关系 | 第44-45页 |
5.2 目前城市居住区休闲娱乐设施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 第45页 |
5.2.1 休闲娱乐设施数量较少 | 第45页 |
5.2.2 休闲娱乐设施布置位置不合理,与环境脱离 | 第45页 |
5.2.3 休闲娱乐及景观设施追求景观效果而忽略实用性 | 第45页 |
5.2.4 休闲娱乐设施品质偏低,缺乏管理维护 | 第45页 |
5.2.5 休闲娱乐及景观设施文化性较弱 | 第45页 |
5.3 城市居住区休闲娱乐设施及环境设计的几点建议 | 第45-46页 |
5.3.1 设计初期充分了解居民的休闲娱乐活动需求,以人为本 | 第45-46页 |
5.3.2 合理布局 | 第46页 |
5.3.3 充分利用小区内或附近已有的休闲娱乐场地与设施 | 第46页 |
5.3.4 将休闲娱乐设施的设计与居住区环境景观有机结合 | 第46页 |
5.3.5 精心处理空间尺度与景观细节 | 第46页 |
5.3.6 将休闲娱乐设施与文化传承结合 | 第46页 |
5.4 杨凌城市公共休闲娱乐设施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第46-48页 |
5.4.1 杨凌城市公共休闲娱乐设施存在的问题 | 第46-47页 |
5.4.2 关于杨凌城市公共休闲娱乐设施的建议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作者简介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