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内蒙古段冰情预报系统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引言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冰情研究动态 | 第12-14页 |
1.4 研究目标和内容 | 第14-15页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2 黄河流域概况 | 第17-21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第17页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第17页 |
2.3 气候特点 | 第17页 |
2.4 地形地貌 | 第17-18页 |
2.5 流域水文条件 | 第18页 |
2.6 黄河流域凌汛特点 | 第18-19页 |
2.6.1 黄河宁蒙河段凌汛 | 第19页 |
2.6.2 黄河下游河段凌汛 | 第19页 |
2.7 黄河泥沙 | 第19页 |
2.8 黄河主要灾害 | 第19-21页 |
2.8.1 水土流失 | 第19-20页 |
2.8.2 旱灾 | 第20页 |
2.8.3 洪水 | 第20-21页 |
3 黄河内蒙古段冰情特征分析 | 第21-25页 |
3.1 黄河内蒙古段河冰生消演变概况 | 第21-22页 |
3.1.1 黄河内蒙古段流凌封河特征概况 | 第21-22页 |
3.1.2 黄河内蒙古段开河特征概况 | 第22页 |
3.2 黄河内蒙古段冰情影响因素 | 第22-24页 |
3.2.1 热力因素的影响 | 第22-23页 |
3.2.2 动力因素的影响 | 第23页 |
3.2.3 河道因素的影响 | 第23页 |
3.2.4 人为因素的影响 | 第23-24页 |
3.3 小结 | 第24-25页 |
4 黄河内蒙古段冰情预报系统 | 第25-41页 |
4.1 黄河内蒙古段冰情预报系统总体设计 | 第25-33页 |
4.1.1 系统设计原则和目标 | 第25-26页 |
4.1.2 系统的结构 | 第26-32页 |
4.1.3 系统的实现方式 | 第32-33页 |
4.2 预报模型简介 | 第33-40页 |
4.2.1 神经网络模型 | 第33-36页 |
4.2.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 第36-40页 |
4.3 小结 | 第40-41页 |
5 黄河内蒙古段冰情预报系统的应用 | 第41-64页 |
5.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应用 | 第41-52页 |
5.1.1 流凌日期预报 | 第41-44页 |
5.1.2 封河日期预报 | 第44-47页 |
5.1.3 开河日期预报 | 第47-50页 |
5.1.4 系统预报结果验证 | 第50-52页 |
5.2 神经网络模型应用 | 第52-63页 |
5.2.1 流凌日期预报 | 第52-55页 |
5.2.2 封河日期预报 | 第55-58页 |
5.2.3 开河日期预报 | 第58-61页 |
5.2.4 系统预报结果验证 | 第61-63页 |
5.3 小结 | 第63-64页 |
6 结论与不足 | 第64-66页 |
6.1 结论 | 第64页 |
6.2 展望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作者简介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