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8页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7页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7-10页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4 基本概念及其关系的解析 | 第11-13页 |
1.4.1 政府机关组织传播的概念 | 第11-12页 |
1.4.2 行政效率与政府机关组织传播的关系 | 第12-13页 |
1.4.3 政府传播 | 第13页 |
1.5 与组织传播有关的管理理论 | 第13-18页 |
1.5.1 官僚理论 | 第14-15页 |
1.5.2 科学管理理论 | 第15-16页 |
1.5.3 人际关系理论 | 第16页 |
1.5.4 人力资源理论 | 第16-18页 |
第2章 政府机关组织传播的传者与受传者分析 | 第18-22页 |
2.1 政府机关内部“金字塔型”组织传播的传者与受传者 | 第18-20页 |
2.2 政府机关外部“平行线性”组织传播的传者与受传者 | 第20-22页 |
第3章 政府机关组织传播过程的媒介分析 | 第22-29页 |
3.1 口头媒介在组织传播中的优势劣势 | 第22-23页 |
3.2 书面媒介在组织传播中的优势劣势 | 第23-24页 |
3.3 电话媒介在组织传播中的优势劣势 | 第24-25页 |
3.4 传统媒介在政府机关组织传播中的倾向性 | 第25-27页 |
3.5 政府机关对新媒介组织传播的运用 | 第27-29页 |
第4章 政府机关组织传播的主要形式分析 | 第29-35页 |
4.1 会议形式/谈话形式 | 第29-30页 |
4.1.1 “一言堂”模式 | 第29-30页 |
4.1.2 “印随”模式 | 第30页 |
4.1.3 他人弃权模式 | 第30页 |
4.2 文件形式/报道形式/公告形式 | 第30-31页 |
4.3 广告形式 | 第31页 |
4.4 政府机关组织传播消极模式的机制成因 | 第31-35页 |
4.4.1 官僚制度 | 第32页 |
4.4.2 “决于上”制度 | 第32-33页 |
4.4.3 政府信息垄断制度 | 第33-35页 |
第5章 新媒介时代对政府机关组织传播的新要求 | 第35-48页 |
5.1 加强新媒介在政府机关组织传播中的应用 | 第35-37页 |
5.2 以新媒介为支点推进政府机关内部民主 | 第37-38页 |
5.3 利用新媒介拉近“官”民距离 | 第38-41页 |
5.4 利用新媒介“决定想什么,影响怎么想” | 第41-44页 |
5.5 利用新媒介公开政务信息 | 第44-48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8-49页 |
6.1 结论 | 第48页 |
6.2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