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导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9-13页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2 跨区域水环境监管法律机制概述 | 第14-20页 |
2.1 跨区域水环境监管法律机制界定 | 第14-15页 |
2.1.1 跨区域界定 | 第14-15页 |
2.1.2 跨区域水环境监管法律机制界定 | 第15页 |
2.2 我国跨区域水环境监管机制的法律依据 | 第15-20页 |
2.2.1 法律法规中关于跨区域水环境监管机制的规定 | 第16-17页 |
2.2.2 行政规章中关于跨区域水环境监管的规定 | 第17-20页 |
3 我国跨区域水环境监管法律机制的现状 | 第20-28页 |
3.1 跨区域水环境监管体制 | 第20-23页 |
3.1.1 现行监管机构的设置 | 第20-21页 |
3.1.2 现行监管机构的职能划分 | 第21页 |
3.1.3 现行组织体系下各地跨区域监管实践 | 第21-23页 |
3.2 跨区域水环境监管手段 | 第23-25页 |
3.2.1 行政手段类环境监管手段 | 第23-24页 |
3.2.2 经济激励类环境监管手段 | 第24-25页 |
3.3 跨区域水环境监管问责机制 | 第25-28页 |
3.3.1 跨区域水环境监管中的政府问责 | 第25-27页 |
3.3.2 跨区域水环境监管中的公众问责 | 第27-28页 |
4 我国跨区域水环境监管法律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28-37页 |
4.1 水环境管理法律法规不健全 | 第28-30页 |
4.1.1 缺少关于跨区域水环境管理的专门法律 | 第28页 |
4.1.2 现有法律之间协调程度不够 | 第28-29页 |
4.1.3 现有法律缺乏程序性立法 | 第29-30页 |
4.2 跨区域水环境监管体制不顺 | 第30-33页 |
4.2.1 水环境监管主体之间关系不顺 | 第30-31页 |
4.2.2 跨区域层面水环境监管力量亟待整合 | 第31-32页 |
4.2.3 跨区域水环境监管难以协调 | 第32-33页 |
4.3 跨区域水环境监管手段缺乏有效性 | 第33-35页 |
4.3.1 过度依赖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应用不足 | 第33-34页 |
4.3.2 跨区域水环境侵权追责难 | 第34-35页 |
4.4 跨区域水环境监管问责机制不健全 | 第35-37页 |
4.4.1 政府问责亟待落实 | 第35页 |
4.4.2 公众监管问责不健全 | 第35-37页 |
5 完善我国跨区域水环境监管法律机制的对策 | 第37-46页 |
5.1 加强跨区域水环境监管立法 | 第37-38页 |
5.1.1 规范现有水环境监管法律 | 第37页 |
5.1.2 完善流域综合管理法律法规 | 第37-38页 |
5.2 完善跨区域水环境监管体制 | 第38-42页 |
5.2.1 理顺水环境监管主体之间关系 | 第38-39页 |
5.2.2 整合跨区域层面水环境监管力量 | 第39-40页 |
5.2.3 强化水环境监管的跨界协调机制 | 第40-42页 |
5.3 增强跨区域水环境监管手段的有效性 | 第42-43页 |
5.3.1 强化经济手段在水环境监管中的应用 | 第42-43页 |
5.3.2 完善跨区域水环境侵权的责任追究 | 第43页 |
5.4 夯实跨区域水环境监管的问责机制 | 第43-46页 |
5.4.1 落实跨区域水环境监管政府责任 | 第43-44页 |
5.4.2 健全跨区域水环境监管的公众参与 | 第44-46页 |
6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