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总则论文

死缓限制减刑的适用条件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1-14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2 研究现状第12页
    1.3 研究方法第12-13页
    1.4 案例来源第13-14页
2 死缓限制减刑的基础理论第14-22页
    2.1 死缓限制减刑的含义第14页
    2.2 死缓限制减刑的变革历史第14-18页
        2.2.1 死缓限制减刑的孕育阶段第14-15页
        2.2.2 死缓限制减刑的草创阶段第15-16页
        2.2.3 死缓限制减刑的完善阶段第16-18页
    2.3 死缓限制减刑的前后对比第18页
    2.4 死缓限制减刑的法理分析第18-22页
        2.4.1 死缓限制减刑的本质第18-20页
        2.4.2 死缓限制减刑的价值第20-22页
3 死缓限制减刑司法适用的实证考察第22-37页
    3.1 样本案件情况综述第22-28页
        3.1.1 案件时间分布第22-23页
        3.1.2 案件地域分布第23-24页
        3.1.3 案件类型第24-25页
        3.1.4 被告人特征第25-27页
        3.1.5 其他适用因素第27-28页
    3.2 适用死缓限制减刑的具体因素第28-34页
        3.2.1 主观心态第28-29页
        3.2.2 共同犯罪第29-30页
        3.2.3 累犯与前科第30-31页
        3.2.4 一罪与数罪第31页
        3.2.5 犯罪起因第31-32页
        3.2.6 作案工具和死亡原因第32-33页
        3.2.7 损害结果第33-34页
        3.2.8 被害人及家属谅解第34页
    3.3 裁判文书表述方式第34-37页
4 死缓限制减刑制度存在的问题第37-45页
    4.1 条文用语表述不明第37-38页
    4.2 罪名范围值得商榷第38-39页
    4.3 适用条件弹性过大第39页
    4.4 量刑情节适用混乱第39-40页
    4.5 案例指导局限第40-42页
    4.6 案外因素影响第42-45页
5 适用死缓限制减刑的条件第45-60页
    5.1 适用死缓限制减刑的根据第45-48页
        5.1.1 规范根据第45页
        5.1.2 法理根据第45-47页
        5.1.3 刑事政策根据第47-48页
    5.2 适用死缓限制减刑的具体条件第48-60页
        5.2.1 前提条件第48-49页
        5.2.2 对象条件第49-56页
        5.2.3 犯罪情节等情况第56-60页
6 结语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滥用职权罪司法适用实证分析
下一篇:“劫人”、“劫财”型索债行为的刑法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