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基于生物免疫原理的入侵检测模型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论文研究背景第10-14页
     ·网络安全概述第10-12页
     ·入侵检测的发展历史第12-14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第14-16页
     ·国外研究现状及水平第14-16页
     ·国内研究现状及水平第16页
   ·论文研究的内容及组织结构第16-18页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6-17页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17-18页
第2章 入侵检测概论第18-30页
   ·入侵的方法与手段第18-20页
     ·黑客入侵的一般流程第18-19页
     ·典型的入侵方法和手段第19-20页
   ·入侵检测基本概念第20-21页
   ·入侵检测原理第21-22页
   ·入侵检测的分类第22-27页
     ·信息源分类第22-23页
     ·检测方法分类第23-25页
     ·具体的入侵检测系统第25-27页
   ·入侵检测的缺陷及未来发展趋势第27-29页
     ·入侵检测系统的缺陷第27-28页
     ·入侵检测的未来发展趋势第28-29页
   ·本章小节第29-30页
第3章 生物免疫原理第30-43页
   ·生物免疫的基本概念第30-31页
   ·生物免疫系统的结构与组成第31-33页
     ·生物免疫系统的结构第31-32页
     ·生物免疫系统的组成第32-33页
   ·生物免疫原理及特点第33-37页
     ·生物免疫原理第33-36页
     ·生物免疫的特点第36-37页
   ·几种常用的免疫算法第37-41页
     ·阴性选择算法第37-38页
     ·克隆选择算法第38-39页
     ·动态克隆选择算法第39-41页
   ·生物免疫与入侵检测的相似之处第41-42页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4章 基于生物免疫原理的入侵检测模型研究第43-61页
   ·引言第43-44页
   ·模型的形式化描述第44-51页
     ·入侵检测问题的形式化描述第44-45页
     ·模型设计的基本思想第45-46页
     ·模型中相关问题的定义第46-51页
   ·模型的框架设计第51-53页
     ·特征抽取模块第52页
     ·检测模块第52页
     ·报警模块第52-53页
   ·模型的工作流程第53-58页
     ·模型的预处理过程第53页
     ·异常检测过程第53-55页
     ·检测器演化过程第55-57页
     ·协同刺激第57-58页
   ·模型分析第58-60页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5章 模型的关键技术研究第61-74页
   ·检测模块设计第61-64页
     ·记忆检测器设计第61页
     ·B 检测器设计第61-62页
     ·T 检测器设计第62-63页
     ·初始检测器设计第63-64页
   ·检测器的动态生成和动态更新机制第64-69页
     ·动态自体集合第64-65页
     ·动态记忆检测器集合第65-66页
     ·动态B 检测器集合第66页
     ·动态T 检测器集合第66-67页
     ·动态初始检测器集合第67-69页
   ·模型算法实现第69-73页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6章 仿真实验第74-85页
   ·实验数据第74-79页
     ·数据来源第74-78页
     ·数据选取及预处理第78-79页
   ·实验环境及参数确定第79-80页
     ·实验环境第79页
     ·各参数的确定第79-80页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80-84页
   ·本章小结第84-85页
总结与展望第85-87页
参考文献第87-9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1-92页
致谢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神经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研究
下一篇:基于消费者行为分析的电子商务市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