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选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1.2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7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6-17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7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4 研究内容和主要创新点 | 第17-19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4.2 主要创新点 | 第18-19页 |
第2章 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基本理论分析 | 第19-28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9-21页 |
2.1.1 协商民主 | 第19-20页 |
2.1.2 基层协商民主 | 第20-21页 |
2.1.3 农村基层协商民主 | 第21页 |
2.2 农村基层协商民主的基本特征 | 第21-24页 |
2.2.1 公开性 | 第21-22页 |
2.2.2 平等性 | 第22-23页 |
2.2.3 互动性 | 第23-24页 |
2.3 农村基层协商民主的理论基础 | 第24-25页 |
2.3.1 村民自治理论 | 第24页 |
2.3.2 民主理论 | 第24-25页 |
2.4 推进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发展的可行性及意义 | 第25-28页 |
2.4.1 推进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发展的可行性 | 第25-26页 |
2.4.2 推进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发展的意义 | 第26-28页 |
第3章 农村基层协商民主的发展现状 | 第28-32页 |
3.1 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取得的成就 | 第28-30页 |
3.1.1 认可度提高 | 第28页 |
3.1.2 实践形式多样 | 第28-29页 |
3.1.3 制度初步建立 | 第29-30页 |
3.2 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存在的问题 | 第30-32页 |
3.2.1 主体民主意识淡薄 | 第30页 |
3.2.2 制度化程度低 | 第30-31页 |
3.2.3 实践效果欠佳 | 第31-32页 |
第4章 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2-37页 |
4.1 农民政治文化水平偏低 | 第32-34页 |
4.1.1 臣民政治文化制约了农民民主观念的形成 | 第32-33页 |
4.1.2 经济发展水平限制了农民政治文化水平的提升 | 第33-34页 |
4.2 法律制度保障力度不够 | 第34-35页 |
4.2.1 法律机制操作性不强 | 第34-35页 |
4.2.2 法律制度化程度较低 | 第35页 |
4.3 监督机制功能弱化 | 第35-37页 |
4.3.1 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 | 第35-36页 |
4.3.2 外部监督机制匮乏 | 第36-37页 |
第5章 推进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发展的对策 | 第37-44页 |
5.1 加强农村基层协商民主的教育宣传 | 第37-40页 |
5.1.1 开展专题培训 | 第37-38页 |
5.1.2 培养现代民主意识 | 第38-39页 |
5.1.3 完善网络信息平台 | 第39-40页 |
5.2 搭建农村基层协商民主的制度平台 | 第40-42页 |
5.2.1 加强农村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建设 | 第40-41页 |
5.2.2 推进农村基层协商民主的程序化 | 第41页 |
5.2.3 建立农村基层协商民主监督机制 | 第41-42页 |
5.3 创新农村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形式 | 第42-44页 |
5.3.1 统一规范原有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形式 | 第42-43页 |
5.3.2 构建多方参与确定协商民主议题模式 | 第43页 |
5.3.3 完善多平台联动的协商民主载体形式 | 第43-44页 |
5.3.4 增强民主决策中实施协商民主的实效 | 第44页 |
第6章 结语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