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协同治理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以许昌市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一、绪论 | 第10-21页 |
(一)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0-13页 |
1、选题的背景 | 第10-11页 |
2、选题的意义 | 第11-13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1、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2、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3、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7页 |
(三) 协同治理理论 | 第17-18页 |
(四)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8-19页 |
1、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2、研究方法 | 第19页 |
(五)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9-21页 |
1、创新之处 | 第19页 |
2、不足之处 | 第19-21页 |
二、许昌市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与成效分析 | 第21-34页 |
(一) 许昌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情况 | 第21-23页 |
1、许昌市水生态环境治理基本情况 | 第21-22页 |
2、许昌市社区生态环境治理基本情况 | 第22页 |
3、许昌市城市街道生态环境治理基本情况 | 第22-23页 |
(二) 许昌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势分析 | 第23-25页 |
1、战略区位优势明显 | 第23页 |
2、党代会与试点机遇 | 第23-24页 |
3、水资源格局优势明显 | 第24页 |
4、水利保障体系优势明显 | 第24-25页 |
5、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明显 | 第25页 |
(三) 许昌市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做法 | 第25-29页 |
1、高格规划生态项目 | 第25-26页 |
2、政府部门内部协同 | 第26-27页 |
3、政府企业协同攻坚 | 第27页 |
4、市民参与综合治理 | 第27-28页 |
5、创新政府工作机制 | 第28页 |
6、建立生态保护机制 | 第28-29页 |
(四) 许昌市生态文明建设治理成效及经验总结 | 第29-34页 |
1、许昌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治理成效 | 第29-31页 |
2、许昌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总结 | 第31-34页 |
三、许昌市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4-43页 |
(一) 许昌市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34-40页 |
1、政企协同种类单一且被动参与 | 第34-35页 |
2、居民协同参与种类较少且生态意识较弱 | 第35-39页 |
3、生态资源管理水平较低且生态文明法律法规较缺乏 | 第39-40页 |
(二) 许昌市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0-43页 |
1、参与意识和生态理念的不足 | 第40-41页 |
2、生态资源和成果管理的不足 | 第41-43页 |
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协同治理的优化路径 | 第43-50页 |
(一) 加强政府部门内部协同治理 | 第43-44页 |
1、加强政府部门纵向协同 | 第43页 |
2、加强政府部门横向协同 | 第43-44页 |
(二) 创新政府与企业协同治理方式 | 第44-45页 |
1、政府与企业协同解决资金难题 | 第44页 |
2、政府与企业协同建设生态项目 | 第44-45页 |
(三) 优化政府与市民协同治理方式 | 第45-46页 |
1、拓宽市民协同治理参与渠道 | 第45-46页 |
2、扩大市民协同治理参与种类 | 第46页 |
(四) 提高区域间协同治理 | 第46-47页 |
1、提高本地市区域内协同治理 | 第46-47页 |
2、提高跨地市区域间协同治理 | 第47页 |
(五) 提高资源管理度和法制化 | 第47-50页 |
1、强化生态资源管理水平 | 第47-48页 |
2、完善生态文明法制建设 | 第48-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个人简历、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