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戏剧文学论文

《抗战戏剧》及所载剧作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绪论第9-14页
    一 选题的研究现状第9-11页
    二 选题研究的内容、目的与意义第11-12页
    三 选题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第12-14页
第一章 《抗战戏剧》期刊概述第14-25页
    第一节 《抗战戏剧》创刊背景第14-17页
        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第14-15页
        二、救亡文学思潮高涨第15-16页
        三、抗战期刊迅猛发展第16-17页
    第二节 《抗战戏剧》创刊第17-21页
        一、期刊编辑与编辑思想第17-18页
        二、期刊栏目设置第18-20页
        三、期刊征稿与发行第20-21页
    第三节 《抗战戏剧》剧作家群第21-25页
        一、极具影响力的“剧坛老将”第21-22页
        二、中西文化影响下的“新剧人”第22-23页
        三、抗战时局影响下的“演剧队”第23-25页
第二章 《抗战戏剧》所载剧作的创作主题第25-40页
    第一节 宣扬民族团结谱写全民抗战第25-30页
        一、前线战场上的全民抗战第25-28页
        二、不同阵营间的团结抗争第28-30页
    第二节 歌颂民族英雄谱写爱国情怀第30-34页
        一、梁红玉抗击金兵第30-32页
        二、史可法调解土桥之战第32-33页
        三、卜式输财救国第33-34页
    第三节 展现抗战生活描写社会苦难第34-40页
        一、军队征兵、农村抽丁第34-37页
        二、百姓逃难、人民流亡第37-40页
第三章 《抗战戏剧》所载剧作的审美特征第40-58页
    第一节 戏剧语言的独特性第40-47页
        一、多彩的剧本台词第40-44页
        二、丰富的舞台说明第44-47页
    第二节 戏剧结构的多样性第47-52页
        一、一线到底的戏剧结构第48-50页
        二、双线交织的戏剧结构第50-52页
    第三节 戏剧类型的多样性第52-58页
        一、“旧形式”表现新内容第52-54页
        二、“新形式”的多种尝试第54-58页
第四章 《抗战戏剧》的社会功用第58-68页
    第一节 促进戏剧的大众化第58-61页
        一、戏剧创作贴近劳苦大众审美能力第58-60页
        二、戏剧创作强调分析大众的差异性第60-61页
    第二节 引导现实主义的戏剧创作第61-64页
        一、强调抗战时事的戏剧创作第62-63页
        二、宣传战时任务的戏剧创作第63-64页
    第三节 开启戏剧的“黄金时代”第64-68页
        一、涌现大量优质的戏剧作品第64-65页
        二、充实和完善抗战戏剧理论第65-68页
结语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6页
致谢第76-77页
附录:《抗战戏剧》期刊剧作汇总表第77-80页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第80-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贵州作家的城市想象与叙述--以谢挺、戴冰的城市小说为例
下一篇:《银鱼来》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品格--以《白鹿原》为参照的研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