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工业碳排放初始配置优化研究
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5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5-17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5-17页 |
1.3 研究设计 | 第17-18页 |
1.3.1 研究框架 | 第17页 |
1.3.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1.4 创新点及拟突破的重难点 | 第18-20页 |
1.4.1 创新点 | 第18-19页 |
1.4.2 拟突破的重难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理论与文献综述 | 第20-26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20-24页 |
2.1.1 效率理论 | 第20-22页 |
2.1.2 排污权和排放权理论 | 第22-23页 |
2.1.3 碳排放分配理论 | 第23-24页 |
2.2 文献综述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山东省碳排放现状分析 | 第26-33页 |
3.1 引言 | 第26页 |
3.2 全国碳排放情况简析 | 第26-29页 |
3.3 山东省内碳排放情况简析 | 第29-3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四章 山东省区域间碳排放技术效率评价和分配 | 第33-42页 |
4.1 引言 | 第33页 |
4.2 山东省区域间碳排放分配模型构建 | 第33-35页 |
4.3 优化分配结果分析 | 第35-4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五章 山东省工业行业二氧化碳分配研究 | 第42-63页 |
5.1 引言 | 第42页 |
5.2 边际减排成本曲线 | 第42-45页 |
5.2.1 边际减排成本曲线形式 | 第42-43页 |
5.2.2 变量和数据来源 | 第43-45页 |
5.3 分配模型的构建 | 第45-48页 |
5.3.1 分配模型原理 | 第45-46页 |
5.3.2 目标函数的确定 | 第46-48页 |
5.4 边际减排函数拟合结果 | 第48-54页 |
5.5 碳排放市场初始分配结果分析 | 第54-62页 |
5.5.1 高碳排放市场初始分配结果分析 | 第56-58页 |
5.5.2 中碳排放市场初始分配结果分析 | 第58-59页 |
5.5.3 低碳排放市场初始分配结果分析 | 第59-62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3-66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3-64页 |
6.2 对策建议 | 第64-65页 |
6.3 研究不足和研究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谢辞 | 第70-71页 |
附件二: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