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OpenFlow网络中服务器负载均衡的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5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7-11页
    1.2 相关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第11-12页
    1.3 课题的研究目标第12页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2-14页
        1.4.1 基于OpenFlow的SDN网络架构的研究第12页
        1.4.2 OpenFlow交换机工作流程的研究与功能测试第12-13页
        1.4.3 OpenFlow控制器架构的研究与性能测试第13页
        1.4.4 OpenFlow网络中负载均衡模块的设计与实现第13页
        1.4.5 负载均衡技术的灵活性研究第13页
        1.4.6 服务器集群运行状态监控的研究第13-14页
    1.5 本文的组织结构第14-15页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技术背景介绍第15-28页
    2.1 基于OpenFlow的SDN网络架构概述第15-18页
        2.1.1 应用层第16-17页
        2.1.2 北向接口第17页
        2.1.3 控制层第17页
        2.1.4 南向接口第17-18页
        2.1.5 基础设施第18页
    2.2 OpenFlow交换机简介第18-20页
    2.3 Floodlight及其它OpenFlow控制器第20-24页
        2.3.1 Floodlight架构与模块分析第20-23页
        2.3.2 NOX、POX与Ryu简介第23-24页
    2.4 负载均衡技术简介第24-25页
        2.4.1 基于服务器的负载均衡第24-25页
        2.4.2 基于网络设备的负载均衡第25页
    2.5 SNMP与服务器状态监控第25-28页
第三章 服务器负载均衡关键技术的研究第28-38页
    3.1 OpenFlow协议的分析与研究第28-30页
    3.2 OpenFlow交换机的工作流程第30-31页
    3.3 OpenFlow交换机的测试第31-34页
    3.4 OpenFlow控制器的性能测试第34-36页
    3.5 使用SNMP协议监控主机的运行状态第36-38页
第四章 服务器负载均衡的设计与实现第38-44页
    4.1 动态负载均衡架构的整体设计第38-40页
    4.2 动态负载均衡架构的设计与实现第40-41页
    4.3 服务器负载均衡中模块的设计第41-44页
第五章 实验结果第44-47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47-49页
    6.1 本文完成的工作第47-48页
    6.2 本文的不足之处与工作展望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1-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破窗理论视野下的微博传播研究--以新浪微博为例
下一篇:随机森林和卷积神经网络在神经细胞图像分割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