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普通畜牧学论文--畜禽饲养管理论文--饲养方式与技术论文

人工鸟巢设计方法初探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前言第11-21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7页
        1.1.1 人工鸟巢应用研究第11-13页
        1.1.2 人工鸟巢设计研究第13-17页
        1.1.3 东方白鹳保护现状第17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7-18页
    1.3 研究范围第18页
    1.4 研究思路第18-21页
2 研究方法第21-23页
    2.1 外业调查第21-22页
    2.2 数据分析第22-23页
        2.2.1 天然鸟巢结构因子偏好范围第22页
        2.2.2 天然鸟巢、人工鸟巢差异对比第22-23页
3 研究区域概况第23-27页
    3.1 地质地貌第23页
    3.2 气候特征第23-24页
    3.3 植物资源第24页
    3.4 动物资源第24-25页
    3.5 东方白鹳人工招引情况第25-27页
4 人工鸟巢设计理论与内容第27-39页
    4.1 相关理论基础第27-29页
        4.1.1 动物行为学和行为生态学第27-28页
        4.1.2 保护生物学第28页
        4.1.3 人体工程学原理第28页
        4.1.4 生态美学第28-29页
    4.2 人工鸟巢概念及分类第29-30页
        4.2.1 人工鸟巢概念第29页
        4.2.2 人工鸟巢分类第29-30页
    4.3 服务对象选择第30页
    4.4 人工鸟巢设计依据第30-32页
        4.4.1 天然鸟巢承载环境需求第30-31页
        4.4.2 天然鸟巢结构特征与鸟类形态特征第31页
        4.4.3 其他因素第31-32页
    4.5 人工鸟巢设计原则第32-33页
        4.5.1 以动物为本原则第32页
        4.5.2 安全稳定原则第32-33页
        4.5.3 经济可行原则第33页
        4.5.4 生态美学原则第33页
    4.6 人工鸟巢设计主要内容第33-37页
        4.6.1 结构第34-35页
        4.6.2 材料第35页
        4.6.3 颜色第35-36页
        4.6.4 防御措施第36-37页
    4.7 人工鸟巢设计步骤第37-39页
5 三种典型人工鸟巢设计第39-55页
    5.1 人工燕窝房设计第39-44页
        5.1.1. 鸟类及鸟巢形态特征第39页
        5.1.2 鸟类繁殖行为特点第39页
        5.1.3 人工燕窝房设计模型第39-44页
    5.2 人工鸟巢树设计第44-49页
        5.2.1 鸟类及鸟巢形态特征第44页
        5.2.2. 鸟类繁殖行为特点第44页
        5.2.3 人工鸟巢树设计模型第44-49页
    5.3 人工鸟巢架设计第49-55页
        5.3.1 鸟类及鸟巢形态特征第49-50页
        5.3.2 鸟类繁殖行为特点第50页
        5.3.3 人工鸟巢架设计模型第50-55页
6 东方白鹳人工鸟巢架设计案例第55-65页
    6.1 天然鸟巢特征第55-57页
        6.1.1 巢树及巢枝特征第55页
        6.1.2 巢盘特征第55-56页
        6.1.3 偏好范围比较第56-57页
    6.2 人工鸟巢利用分析第57-59页
        6.2.1 人工鸟巢结构特征第57-58页
        6.2.2 天然鸟巢与利用人工鸟巢对比分析第58-59页
    6.3 东方白鹳人工鸟巢架设计第59-63页
    6.4 讨论与建议第63-65页
        6.4.1 人工巢架设计考量第63-64页
            6.4.1.1 结构第63页
            6.4.1.2 材料第63-64页
        6.4.2 放置建议第64页
        6.4.3 管理建议第64-65页
7 结论与创新第65-67页
    7.1 结论第65-66页
    7.2 创新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3页
个人简介第73-75页
导师简介第75-77页
获得成果目录第77-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外源蛋白酶(ProAct)对肉鸡生产性能及氨基酸消化率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典型样地的山东省森林碳储量及碳密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