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信息披露制度探析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导论 | 第9-13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二、目前研究的现状 | 第10-11页 |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1-13页 |
第一章 政府采购信息披露概述 | 第13-26页 |
第一节 政府采购信息披露的内涵 | 第13页 |
第二节 政府采购信息披露的性质 | 第13-20页 |
一、政府采购行为的法律性质 | 第14-17页 |
二、政府采购信息披露的性质 | 第17-20页 |
第三节 政府采购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 | 第20-23页 |
一、法学理论基础 | 第20-21页 |
二、经济学理论基础 | 第21-23页 |
第四节 政府采购信息披露制度的价值 | 第23-26页 |
一、有助于廉政建设 | 第23页 |
二、可以节约资金 | 第23-24页 |
三、推动政府宏观政策功能实现 | 第24页 |
四、应对市场开放需要 | 第24-26页 |
第二章 政府采购信息披露制度之基本框架 | 第26-38页 |
第一节 政府采购信息披露的主体 | 第26-29页 |
一、政府采购信息披露主体的一般构成 | 第26-27页 |
二、确立政府采购信息披露主体的考虑因素 | 第27-29页 |
第二节 政府采购信息披露方式 | 第29-30页 |
一、政府采购信息披露方式的演变 | 第29页 |
二、政府采购信息披露方式的当今趋势 | 第29-30页 |
第三节 政府采购信息披露范围 | 第30-34页 |
一、确立政府采购信息披露范围之基点 | 第30-31页 |
二、政府采购信息披露的一般范围 | 第31-33页 |
三、政府采购信息披露之例外与适用条件 | 第33-34页 |
第四节 政府采购信息披露救济的机制 | 第34-38页 |
一、政府采购信息披露救济机制价值取向 | 第34-35页 |
二、政府采购信息披露救济机制的核心内容 | 第35-38页 |
第三章 我国政府采购信息披露制度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 第38-48页 |
第一节 我国政府采购信息披露制度主要问题 | 第38-44页 |
一、政府采购信息披露的法律冲突 | 第38-39页 |
二、政府采购信息披露主体的权利义务不明确 | 第39页 |
三、政府采购信息披露的方式单一 | 第39-40页 |
四、政府采购信息披露的范围狭窄 | 第40-41页 |
五、政府采购涉密信息泄密严重 | 第41-42页 |
六、政府采购信息披露的救济机制不完善 | 第42-44页 |
七、政府采购信息披露的责任设置不合理 | 第44页 |
第二节 我国政府采购信息披露制度问题之成因 | 第44-48页 |
一、立法层面原因 | 第44-45页 |
二、执法层面原因 | 第45-48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政府采购信息披露制度之具体对策 | 第48-56页 |
第一节 厘定我国政府采购信息披露制度之基准 | 第48-49页 |
第二节 完善我国政府采购信息披露制度的核心举措 | 第49-56页 |
一、协调法律冲突,化解监管矛盾 | 第49-50页 |
二、明确信息披露主体的权利义务 | 第50页 |
三、改进政府采购信息披露的方式 | 第50页 |
四、严格界定政府采购信息披露的范围 | 第50-52页 |
五、优化涉密信息的保密工作 | 第52-54页 |
六、完善信息披露的救济机制 | 第54-55页 |
七、健全信息披露的责任种类 | 第55-56页 |
结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附录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