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3-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 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1.5 论文框架 | 第15-16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 | 第16-22页 |
2.1 相关概念分析 | 第16-18页 |
2.1.1 邮政企业的概念 | 第16页 |
2.1.2 金融与邮政金融的概念 | 第16-18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8-19页 |
2.2.1 货币理论与金融业务理论 | 第18-19页 |
2.2.2 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 第19页 |
2.3 PEST分析 | 第19-20页 |
2.4 SWOT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第3章 德州邮政公司金融业务发展定位 | 第22-31页 |
3.1 德州邮政公司金融业务发展的环境分析 | 第22-25页 |
3.1.1 政策环境分析 | 第22-23页 |
3.1.2 经济环境分析 | 第23页 |
3.1.3 社会环境分析 | 第23-24页 |
3.1.4 技术环境分析 | 第24-25页 |
3.2 德州邮政公司金融业务发展的SWOT分析 | 第25-29页 |
3.2.1 优势分析 | 第25-26页 |
3.2.2 劣势分析 | 第26-27页 |
3.2.3 机会分析 | 第27-28页 |
3.2.4 挑战分析 | 第28-29页 |
3.3 德州邮政公司金融业务发展战略定位 | 第29-31页 |
第4章 德州邮政公司金融业务现状分析 | 第31-40页 |
4.1 德州邮政公司金融业务发展的现状分析 | 第31-37页 |
4.1.1 德州邮政公司管理模式及组织结构 | 第31-32页 |
4.1.2 德州邮政公司金融业务的产品内容及营销方式 | 第32-34页 |
4.1.3 德州市邮政公司金融业务的发展 | 第34-36页 |
4.1.4 德州邮政公司金融业务的人员素质及队伍建设 | 第36-37页 |
4.2 德州邮政公司金融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37-38页 |
4.2.1 管理模式及结构复杂阻碍业务全面发展 | 第37页 |
4.2.2 产品内容及营销方式单一抑制业务发展 | 第37-38页 |
4.2.3 网点布局、人员素质等已成为发展的瓶颈 | 第38页 |
4.3 出现问题的原因 | 第38-40页 |
第5章 案例分析 | 第40-45页 |
5.1 日本邮政金融市场化改革的背景 | 第40-42页 |
5.2 日本邮政金融业务市场化变革的举措 | 第42-43页 |
5.2.1 政府的推力 | 第42-43页 |
5.2.2 日本邮政金融业务的发展 | 第43页 |
5.3 日本邮政金融业务变革给中国邮政发展的启示 | 第43-45页 |
第6章 德州邮政公司金融业务发展策略 | 第45-51页 |
6.1 突出网点的精细化、差异化,实现金融网点的转型升级 | 第45-47页 |
6.1.1 与客户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 | 第45-46页 |
6.1.2 网点的精细化管理 | 第46-47页 |
6.1.3 网点的差异化经营 | 第47页 |
6.2 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实现金融管理的转型升级 | 第47-49页 |
6.2.1 提高员工专业能力 | 第47-48页 |
6.2.2 建立专业化团队 | 第48-49页 |
6.3 优化业务结构,实现金融业务多样化转型升级 | 第49-51页 |
6.3.1 优化存款结构和客户结构 | 第49页 |
6.3.2 发展保险理财业务 | 第49-50页 |
6.3.3 开拓汇兑新业务 | 第50-51页 |
第7章 总结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