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前言 | 第8-9页 |
| 1 研究综述 | 第9-13页 |
| ·国内研究情况 | 第9-10页 |
|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0-11页 |
| ·论文结构及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 ·论文结构 | 第11-12页 |
|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 ·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 2 企业年金定义、发展历程及其投资理论和重要性分析 | 第13-22页 |
| ·企业年金、企业年金基金的定义 | 第13页 |
| ·企业年金 | 第13页 |
| ·企业年金基金 | 第13页 |
| ·企业年金的发展历程 | 第13-17页 |
| ·国外企业年金发展历程 | 第13-15页 |
| ·我国企业年金发展历程 | 第15-17页 |
| ·企业年金主要类型 | 第17页 |
| ·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程序概述 | 第17-19页 |
| ·企业年金投资多方当事人 | 第17-18页 |
| ·企业年金投资计划的基本流程 | 第18-19页 |
| ·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的重要性分析 | 第19-20页 |
| ·促使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的客观因素 | 第19-20页 |
| ·企业年金基金投资与资本市场的互动分析 | 第20页 |
| ·企业年金投资的理念 | 第20-22页 |
| 3 我国企业年金投资现存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22-25页 |
| ·我国现行企业年金计划投资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 第22-23页 |
| ·运营模式单一 | 第22页 |
| ·投资可选工具范围狭窄、投资资产配置低效 | 第22-23页 |
| ·投资业绩评估体系不健全 | 第23页 |
| ·投资风险管理环节存在的问题 | 第23-24页 |
| ·风险管理多种机制不健全 | 第23-24页 |
| ·运营机构专业技能不足 | 第24页 |
| ·成因分析 | 第24-25页 |
| 4 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 | 第25-32页 |
| ·企业年金管理方式改进研究 | 第26-28页 |
| ·典型的企业年金管理方式分类 | 第26-27页 |
| ·我国企业年金运营管理模式改进分析 | 第27-28页 |
| ·企业年金投资工具改进研究 | 第28-30页 |
| ·企业年金基本投资工具 | 第28-29页 |
| ·企业年金投资工具的创新 | 第29-30页 |
| ·企业年金投资运作体系市场化研究 | 第30-32页 |
| 5 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的资产配置、业绩评估 | 第32-40页 |
| ·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资产配置研究 | 第32-36页 |
| ·资产配置的客观约束条件 | 第32页 |
| ·资产配置策略 | 第32-34页 |
| ·资产配置常用模型 | 第34-35页 |
| ·我国企业进行的企业年金资产配置的现实选择 | 第35-36页 |
| ·企业年金基金投资业绩评估体系研究 | 第36-40页 |
| ·业绩属性评价 | 第36-37页 |
| ·几种经典的基金业绩评估方法 | 第37-38页 |
| ·对我国建立企业年金基金投资业绩评估体系的启发 | 第38-40页 |
| 6 企业年金投资的风险管理 | 第40-49页 |
| ·企业年金投资风险的识别与分析 | 第41-43页 |
| ·投资风险的非系统风险 | 第41-42页 |
| ·投资风险的系统风险 | 第42-43页 |
| ·规范投资治理结构建立风险约束机制 | 第43-45页 |
| ·理顺多方关系分阶段建立约束机制 | 第43-44页 |
| ·结合发展形势加紧制度建设 | 第44-45页 |
| ·构建企业年金投资多方监管机制 | 第45-48页 |
| ·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监管模式选择 | 第45-46页 |
| ·完善企业年金投资政府监管机制研究 | 第46-47页 |
| ·构建年金投资风险的社会监督机制 | 第47页 |
| ·建立企业年金运营机构同业互相监督机制 | 第47-48页 |
| ·建立完善合理的风险分散机制 | 第48-49页 |
| ·建立合理的风险补偿机制 | 第49页 |
| 结论 | 第49-51页 |
| 注释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