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劳动法论文

劳动派遣若干法律问题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前言第8-9页
第一章 劳动派遣基本理论的研究第9-24页
 第一节 劳动派遣的概述第9-15页
  一、劳动派遣的概念第9-10页
  二、劳动派遣的产生第10-12页
  三、劳动派遣的类型第12-15页
 第二节 劳动派遣的法律特性及相关概念区别第15-19页
  一、劳动派遣的法律特点第15-16页
  二、劳动派遣与相关概念的区别第16-19页
 第三节 劳动派遣的法律本质第19-20页
  一、消除直接雇用的障碍性第19页
  二、规范劳动形态的多样性第19-20页
  三、促进劳动业的扩大性第20页
  四、增加局部就业的组织性第20页
 第四节 劳动派遣三方法律关系分析第20-24页
  一、派遣方与要派方之间的关系——劳动力派遣契约关系第21页
  二、派遣方与派遣劳工之间的关系——劳动契约关系第21-22页
  三、要派方与派遣劳工之间的关系——指挥命令关系与劳务提供关系第22-24页
第二章 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劳动派遣法律制度与理论分析第24-32页
 第一节 美国劳动派遣的相关法律制度第24-26页
  一、美国劳动派遣现象第24页
  二、美国劳动派遣法制第24-25页
  三、美国派遣劳工集体劳动权的行使第25-26页
 第二节 欧盟及其成员国德国的劳动派遣法制第26-27页
  一、欧盟劳动派遣法制概述第26页
  二、欧盟成员国德国劳动派遣法制第26-27页
 第三节 日本劳动派遣的相关法律制度第27-29页
  一、战后日本对待劳动派遣的政策演变第27-28页
  二、日本劳动派遣立法第28页
  三、2003年日本《劳动派遣法》修订后的基本内容及价值取向第28-29页
 第四节 我国台湾地区劳动派遣业与立法现状第29-32页
  一、台湾地区劳动派遣业发展及现状第29-30页
  二、台湾地区劳动派遣立法现状第30页
  三、台湾地区"劳动派遣法"草案基本内容及法律架构第30-32页
第三章 我国劳动派遣存在的问题及其法律规制第32-43页
 第一节 我国劳动派遣的发展对正规就业的影响第32-34页
  一、劳工团结权受到制约第32-33页
  二、职业安定受到威胁第33页
  三、社会法的权利难以保障第33-34页
  四、制造同工不同酬现象第34页
  五、纠纷难于梳理第34页
 第二节 我国劳动派遣的法制现状第34-35页
  一、我国劳动派遣的现有法律法规第34-35页
  二、我国劳动派遣法制的进展第35页
 第三节 完善我国劳动派遣法律规制的建议第35-43页
  一、应当在实践与理论有一定积累时展开立法第35-36页
  二、应当选择理性的立法模式第36-37页
  三、地方立法资源的整合与利用第37页
  四、严格规范劳动派遣机构资质第37页
  五、劳动派遣的合同应有三方签订第37-38页
  六、规制劳动派遣的职业范围第38页
  七、合理规制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应承担劳动保障法定义务第38-39页
  八、明确劳动者对用人单位及使用单位分别应承担的法定义务第39页
  九、加强被派遣劳动者的权益保护第39-43页
结语第43-44页
注释第44-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后记第49-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给付行政民营化的法律规制
下一篇:完善我国公民知情权的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