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引言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研究现状与综述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3 文献综评 | 第14页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4-16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1.4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16-17页 |
2 我国政府采购相关概述与理论依据 | 第17-22页 |
2.1 政府采购概述 | 第17-19页 |
2.1.1 政府采购的概念 | 第17页 |
2.1.2 政府采购的特征 | 第17-18页 |
2.1.3 政府采购的基本原则 | 第18-19页 |
2.2 政府采购的理论依据 | 第19-22页 |
2.2.1 公共管理理论 | 第19-20页 |
2.2.2 交易成本理论 | 第20页 |
2.2.3 寻租理论 | 第20-21页 |
2.2.4 博弈论 | 第21-22页 |
3 我国高校政府采购的实施现状评析 | 第22-31页 |
3.1 我国高校政府采购的基本状况 | 第22-26页 |
3.1.1 我国高校实行政府采购的意义 | 第22-23页 |
3.1.2 我国高校政府采购的特殊性 | 第23-26页 |
3.2 我国高校政府采购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26-29页 |
3.2.1 采购主体分散 | 第26页 |
3.2.2 采购程序不够规范 | 第26-28页 |
3.2.3 采购项目盲目立项 | 第28页 |
3.2.4 供应商的管理混乱 | 第28页 |
3.2.5 采购方式单一,周期长效率低 | 第28-29页 |
3.3 我国高校政府采购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9-31页 |
3.3.1 制度因素 | 第29页 |
3.3.2 人员素质因素 | 第29页 |
3.3.3 监督因素 | 第29-31页 |
4 福建农林大学政府采购管理的案例 | 第31-43页 |
4.1 福建农林大学政府采购的基本情况 | 第31-32页 |
4.2 福建农林大学政府采购管理的实践 | 第32-39页 |
4.2.1 采购组织形式 | 第32-34页 |
4.2.2 采购方式 | 第34-37页 |
4.2.3 采购程序 | 第37-39页 |
4.3 福建农林大学政府采购管理的经验 | 第39-43页 |
5 完善我国高校政府采购规范化管理的对策 | 第43-49页 |
5.1 因地制宜地成立高校政府采购职能机构 | 第43页 |
5.2 完善高校政府采购预算管理 | 第43-44页 |
5.3 合法合理地灵活选择采购方式 | 第44页 |
5.4 完善采购程序的具体环节 | 第44-46页 |
5.4.1 依法合理编制招标文件 | 第44-45页 |
5.4.2 严格审查投标供应商资格,建立供应商信息管理制度 | 第45页 |
5.4.3 进一步完善保密制度 | 第45页 |
5.4.4 建立专家评委库,创造公开透明的评审坏境 | 第45页 |
5.4.5 细致做好合同签订,严格把关项目验收 | 第45-46页 |
5.4.6 加强对招标档案的管理工作 | 第46页 |
5.5 加强高校政府采购队伍专业化建设 | 第46-47页 |
5.5.1 加强政府采购政策法规及相关业务理论学习 | 第46页 |
5.5.2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 第46-47页 |
5.6 构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 | 第47-49页 |
5.6.1 内部监督 | 第47页 |
5.6.2 外部监督 | 第47页 |
5.6.3 法律监督 | 第47页 |
5.6.4 社会监督 | 第47-49页 |
6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