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分布式海量指纹识别系统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4页
    1.1 指纹识别技术的发展第11-12页
    1.2 本文主要工作第12页
    1.3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第12-14页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基础第14-33页
    2.1 指纹特征第14-15页
    2.2 指纹识别过程第15-16页
    2.3 指纹特征描述符构造第16-23页
        2.3.1 Jiang和Yau的指纹描述符第17-19页
        2.3.2 细节点柱状编码第19-23页
    2.4 指纹索引建立第23-32页
        2.4.1 位置敏感哈希(Locality Sensitive Hash)第24-27页
        2.4.2 基于多颗分层聚类树的二进制特征检索算法第27-32页
    2.5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分布式海量指纹识别系统的总体设计第33-44页
    3.1 问题提出第33页
    3.2 已有关键技术第33-34页
        3.2.1 细节点柱状编码(Minutia-Cylinder-Code)第33-34页
        3.2.2 基于多颗分层聚类树的二进制特征检索算法第34页
        3.2.3 分布式计算框架第34页
    3.3 总体框架第34-36页
    3.4 关键策略第36-38页
        3.4.1 分布式计算策略第36页
        3.4.2 训练优化策略第36-37页
        3.4.3 任务调度策略第37-38页
        3.4.4 就近计算策略第38页
    3.5 核心流程第38-43页
        3.5.1 上传流程第38-39页
        3.5.2 训练流程第39-41页
        3.5.3 加载流程第41-42页
        3.5.4 查询流程第42-43页
    3.6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四章 分布式海量指纹识别系统的详细设计及实现第44-73页
    4.1 通用模块第44-46页
        4.1.1 网络通信模块第44-45页
        4.1.2 任务管理模块第45-46页
        4.1.3 定时器模块第46页
    4.2 算法库模块第46-50页
        4.2.1 训练阶段第46-48页
        4.2.2 查询阶段第48-49页
        4.2.3 模块实现第49-50页
    4.3 Master第50-56页
        4.3.1 模块划分第50页
        4.3.2 Master总体架构第50-51页
        4.3.3 任务调度模块第51-53页
        4.3.4 Master训练时序图第53-54页
        4.3.5 Master加载索引时序图第54-55页
        4.3.6 Master查询时序图第55-56页
    4.4 CU第56-64页
        4.4.1 模块划分第56页
        4.4.2 CU总体架构第56-57页
        4.4.3 线程池模块第57-58页
        4.4.4 CU训练时序图第58-63页
        4.4.5 CU加载索引时序图第63-64页
        4.4.6 CU查询时序图第64页
    4.5 协议设计第64-72页
        4.5.1 报头定义第64-65页
        4.5.2 GateWay协议第65-67页
        4.5.3 Master协议第67-69页
        4.5.4 CU协议第69-72页
    4.6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五章 系统测试第73-82页
    5.1 测试目标第73页
    5.2 测试部署第73-74页
    5.3 测试工具第74页
    5.4 测试数据第74-75页
    5.5 功能测试第75-76页
        5.5.1 测试过程第75页
        5.5.2 结果及分析第75-76页
    5.6 性能测试第76-81页
        5.6.1 测试数据组织方式第76页
        5.6.2 层次聚类树棵数的影响第76-78页
        5.6.3 层次聚类树分支数的影响第78-80页
        5.6.4 LSH算法与本系统算法的性能对比第80-81页
    5.7 本章小结第81-82页
第六章 结论第82-83页
    6.1 本文的主要贡献第82页
    6.2 下一步工作的展望第82-83页
致谢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87页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7-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金州区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基层单位员工绩效考核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