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

氨氧化微生物基因组尺度代谢网络模型构建及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9-23页
    1.1 海洋氮循环过程及关键微生物第9-14页
        1.1.1 固氮过程第9-11页
        1.1.2 氨氧化过程第11-12页
        1.1.3 亚硝酸氧化过程第12页
        1.1.4 异化硝酸盐/亚硝酸盐还原过程第12页
        1.1.5 反硝化过程第12-14页
    1.2 基因组尺度代谢网络模型第14-16页
        1.2.1 基因组尺度代谢网络模型构建流程第14-15页
        1.2.2 基因组尺度代谢网络模型构建工具第15-16页
    1.3 海洋氮循环关键微生物的代谢网络模型研究第16-19页
        1.3.1 固氮红海束毛藻基因组尺度代谢网络模型第17页
        1.3.2 反硝化微生物基因组尺度代谢网络模型第17页
        1.3.3 其他氮循环微生物基因组尺度代谢网络模型第17-19页
    1.4 氨氧化微生物基因组及其代谢途径第19-20页
    1.5 本课题研究思路第20-23页
第二章 氨氧化古生菌基因组尺度代谢网络模型构建第23-37页
    2.1 初步模型构建第24-25页
    2.2 确定生物质组成第25-26页
        2.2.1 生物质组成质量守恒第25-26页
        2.2.2 生物质组成元素守恒第26页
    2.3 模型质量控制第26-28页
    2.4 模型修正第28-35页
        2.4.1 固碳途径修正第28-30页
        2.4.2 生物质组成成分合成途径修正第30页
        2.4.3 根据MetaCyc数据库已注释途径修正第30-32页
        2.4.4 根据文献进行途径修正和校验第32页
        2.4.5 氨氧化途径修正和比较第32-35页
    2.5 基因组注释信息提取和填补第35页
    2.6 SCM1菌株代谢网络模型iFL413基本特征第35-37页
第三章 氨氧化细菌基因组尺度代谢网络模型构建第37-49页
    3.1 初步模型构建第38页
    3.2 确定生物质组成第38-40页
        3.2.1 生物质组成质量守恒第38-40页
        3.2.2 生物质组成元素守恒第40页
    3.3 模型质量控制第40-41页
        3.3.1 N.eutrophaC91初步模型质量控制第40-41页
        3.3.2 N.europaeaATCC19718初步模型质量控制第41页
    3.4 模型修正第41-46页
        3.4.1 生物质组成物质合成途径校验第42-44页
        3.4.2 MetaCyc数据库注释途径填补第44-45页
        3.4.3 修正氨氧化途径第45-46页
    3.5 氨氧化细菌模型基本特征第46-49页
        3.5.1 N.europaeaATCC19718模型iFL643基本特征第46-47页
        3.5.2 N.eutrophaC91模型iFL684基本特征第47-49页
第四章 基因组尺度代谢网络模型验证及分析第49-55页
    4.1 氨氧化细菌基因组尺度网络模型验证和分析第49-50页
        4.1.1 NH4+受限条件生长模拟第49-50页
        4.1.2 其它条件下生长和底物利用模拟第50页
        4.1.3 小结第50页
    4.2 氨氧化细菌ATP/biomass得率计算第50-51页
    4.3 氨氧化古菌氨氧化途径实际效率计算第51-53页
        4.3.1 实验数据收集第51-52页
        4.3.2 Biomass/NH4+得率计算第52页
        4.3.3 ATP/biomass得率计算第52页
        4.3.4 ATP/NH4+得率计算第52-53页
    4.4 氨氧化古菌在海洋元素循环作用第53-55页
第五章 结论展望第55-57页
    5.1 结论与创新点第55-56页
        5.1.1 主要结论第55页
        5.1.2 主要创新点第55-56页
    5.2 展望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7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67-69页
致谢第69-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繁缕植物防御素基因SmD1克隆及表达的研究
下一篇:铂纳米酶的合成及其类漆酶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