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

我国未成年人监护权撤销制度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引言第11-13页
一、我国未成年人监护权撤销制度的含义及必要性第13-18页
    (一)撤销未成年人监护权的含义第13-15页
        1. 撤销内容第13-14页
        2. 撤销行为第14页
        3. 撤销后果第14-15页
    (二)未成年人监护权撤销制度的必要性第15-18页
        1. 监护侵害行为频繁发生第15-16页
        2. 公权力介入的趋势化第16-18页
二、我国未成年人监护权撤销制度的现状与不足第18-27页
    (一)立法现状与司法现状第18-20页
        1. 立法现状第18-19页
        2. 司法现状第19-20页
    (二)亲权与监护权未区分第20-21页
    (三)监护侵害行为发现与起诉制度的不足第21-23页
        1. 缺少监护监督制度与强制报告义务第21-22页
        2. 撤销监护权的诉讼主体不够全面第22-23页
    (四)撤销未成年人监护权的情形与方式具有局限性第23-24页
    (五)恢复监护资格与判后安置制度的不足第24-27页
        1. 恢复监护资格的标准难评估第24页
        2. 判后安置方式单一第24-26页
        3. 缺少对监护人的报酬请求权第26-27页
三、完善我国未成年人监护权撤销制度应当遵循的原则第27-33页
    (一)遵循儿童利益最大原则第27-28页
    (二)遵循尊重儿童意见原则第28-29页
    (三)遵循撤销监护权的比例性原则第29-31页
    (四)遵循国家承担兜底责任原则第31-33页
四、完善我国未成年人监护权撤销制度的具体建议第33-42页
    (一)区分监护权与亲权第33页
    (二)完善诉前监护人侵害行为的发现与诉讼主体第33-36页
        1. 建设监护监督制度第33-35页
        2. 建立强制报告义务第35页
        3. 明确检察院的诉讼地位第35-36页
        4. 增加监护人的诉讼主体资格第36页
    (三)完善诉中撤销监护权的适用情形与方式第36-38页
        1. 将心理和精神伤害列入撤销监护权的法定情形第36-37页
        2. 区分主动撤销与被动撤销第37页
        3. 区分暂时撤销和永久撤销第37-38页
    (四)完善诉后监护权的恢复和判后安置制度第38-42页
        1. 建立恢复监护权的考验期第38-39页
        2. 判后安置方式多样化第39-40页
        3. 规定监护人的报酬请求权第40-42页
结语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致谢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代孕有限合法化问题研究
下一篇:我国地下空间权构成要素及立法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