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可视化虚拟实务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应用 | 第12-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3 可视化软件应用 | 第14-15页 |
1.2.4 问题分析 | 第15-16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6-17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6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1.4 研究方法与论文架构 | 第17-19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2 论文架构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可视化输入虚拟实务课程快速开发工具理论基础 | 第19-25页 |
2.1 教学系统设计理论 | 第19-20页 |
2.1.1 教学系统设计理论概念 | 第19页 |
2.1.2 教学系统设计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2.1.3 教学设计对虚拟实务课程快速开发工具设计的影响 | 第20页 |
2.2 交互设计理论 | 第20-22页 |
2.2.1 交互设计理论概念 | 第20-21页 |
2.2.2 虚拟实务系统交互原则分析 | 第21-22页 |
2.2.3 交互设计下课程快速开发工具的具体特征 | 第22页 |
2.3 可视化输入理论概念界定 | 第22-25页 |
2.3.1 可视化输入理论内涵 | 第23页 |
2.3.2 可视化技术研究应用 | 第23-24页 |
2.3.3 基于可视化输入的快速开发工具的设计 | 第24页 |
2.3.4 可视化输入下课程快速开发工具的优势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可视化输入虚拟实务课程快速开发工具的研究 | 第25-29页 |
3.1 虚拟实务快速开发工具已有成果和问题 | 第25-26页 |
3.2 系统设计思想 | 第26页 |
3.3 系统设计遵循原则 | 第26-27页 |
3.4 系统开发模式研究 | 第27-29页 |
第四章 可视化输入虚拟实务课程快速开发工具的优化设计 | 第29-43页 |
4.1 传统Web服务风格 | 第29-30页 |
4.2 REST架构风格设计 | 第30-32页 |
4.2.1 REST简介 | 第30-31页 |
4.2.2 REST设计准则 | 第31页 |
4.2.3 基于REST风格的虚拟实务系统 | 第31-32页 |
4.3 基于可视化输入的客户端设计 | 第32-36页 |
4.3.1 可视化输入开发 | 第32-35页 |
4.3.2 全新数据交互模式 | 第35-36页 |
4.4 服务端优化 | 第36-40页 |
4.4.1 SpringMVC框架简介 | 第36-37页 |
4.4.2 Hibernate框架简介 | 第37-38页 |
4.4.3 基于SpringMVC、Hibernate的服务端整合模式设计 | 第38-39页 |
4.4.4 系统框架模型 | 第39-40页 |
4.5 系统安全性优化设计 | 第40-42页 |
4.5.1 权限控制 | 第40-41页 |
4.5.2 SQL注入漏斗的防御 | 第41页 |
4.5.3 MD5加密 | 第41-42页 |
4.6 系统优化设计成果 | 第42-43页 |
第五章 基于可视化输入的课程快速开发工具的实现 | 第43-57页 |
5.1 数据库设计 | 第43-44页 |
5.1.1 设计原则 | 第43-44页 |
5.1.2 表结构设计 | 第44页 |
5.2 系统部分功能模块的实现 | 第44-55页 |
5.2.1 课程设计模块实现 | 第45-48页 |
5.2.2 留言模块实现 | 第48-50页 |
5.2.3 “用户管理”功能模块的实现 | 第50-53页 |
5.2.4 “视频播放”功能模块的实现 | 第53-55页 |
5.3 系统测试 | 第55-57页 |
5.3.1 黑盒测试 | 第55-56页 |
5.3.2 白盒测试 | 第56页 |
5.3.3 测试评价 | 第56-57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7-60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57-58页 |
6.2 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 第58页 |
6.3 本论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58-59页 |
6.4 未来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