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物理力学特性试验研究与收获机关键装置设计
中文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引言 | 第10-19页 |
1.1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2.1 国内外大蒜茎秆力学特性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2.2 国外大蒜联合收获机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3 国内大蒜联合收获机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6-19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2 大蒜及其土壤环境物理特性分析 | 第19-26页 |
2.1 试验设备、材料 | 第19-20页 |
2.2 土壤物理特性的测定与分析 | 第20-22页 |
2.2.1 土壤物理特性的测定方法 | 第20-22页 |
2.2.2 土壤物理特性结果与分析 | 第22页 |
2.3 大蒜物理特性的测定与分析 | 第22-25页 |
2.3.1 大蒜物理特性的测定方法 | 第23页 |
2.3.2 大蒜物理特性结果与分析 | 第23-25页 |
2.4 小结 | 第25-26页 |
3 大蒜茎秆力学特性的试验与分析 | 第26-38页 |
3.1 试验设备、材料 | 第26页 |
3.2 大蒜茎秆拉伸特性的试验与分析 | 第26-32页 |
3.2.1 大蒜茎秆拉断力的试验方法 | 第26-27页 |
3.2.2 大蒜茎秆拉断力的结果与分析 | 第27-30页 |
3.2.3 大蒜茎秆抗拉强度的试验方法 | 第30-31页 |
3.2.4 大蒜茎秆抗拉强度的结果与分析 | 第31-32页 |
3.3 大蒜起拔力的试验与分析 | 第32-35页 |
3.3.1 大蒜起拔力的试验方法 | 第32页 |
3.3.2 大蒜起拔力的结果与分析 | 第32-33页 |
3.3.3 大蒜松土位置的确定 | 第33-35页 |
3.4 大蒜茎秆径向压缩特性的试验与分析 | 第35-37页 |
3.4.1 大蒜茎秆径向压缩特性的试验方法 | 第35-36页 |
3.4.2 大蒜茎秆径向压缩特性的结果与分析 | 第36-37页 |
3.5 小结 | 第37-38页 |
4 大蒜联合收获机关键装置的设计 | 第38-50页 |
4.1 挖掘装置的设计 | 第38-42页 |
4.1.1 挖掘装置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38-39页 |
4.1.2 挖掘装置参数确定 | 第39-42页 |
4.2 夹持输送机构的设计 | 第42-49页 |
4.2.1 夹持输送机构的设计及工作过程 | 第42-43页 |
4.2.2 夹持机构参数的确定 | 第43-44页 |
4.2.3 夹持机构的工作参数的确定 | 第44-49页 |
4.3 小结 | 第49-50页 |
5 大蒜挖掘铲的仿真优化 | 第50-65页 |
5.1 基于EDEM大蒜松土位置的验证 | 第50-56页 |
5.1.1 离散模型的建立 | 第51-52页 |
5.1.2 离散元仿真参数的选择 | 第52-53页 |
5.1.3 仿真过程 | 第53-55页 |
5.1.4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5-56页 |
5.2 基于ANSYS挖掘装置的仿真分析 | 第56-64页 |
5.2.1 振动铲的静态分析 | 第56-61页 |
5.2.2 振动铲的优化及改进 | 第61-63页 |
5.2.3 振动铲的疲劳分析 | 第63-64页 |
5.3 小结 | 第64-65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6.1 结论 | 第65-66页 |
6.2 创新点 | 第66页 |
6.3 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 第72页 |